引言:
2021年1月29日一早,我们从浦东龙阳路开启了本次上海自贸试验区调研之旅。驱车近60公里,团队抵达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接待调研团队一行的是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丁眺处长。通过1个多小时的访谈,丁处长从临港新片区产业规划与空间布局、制度创新与政策突破、洋山特殊综保区产业赋能、上海自贸试验区几大片区联动发展,以及临港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新城配套服务体系等几方面娓娓道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鲜活立体的新临港,一言以蔽之:“离市区很远,离世界很近”!
目录
一、开放型产业:“4+2+X”前沿产业集群打造新引擎
1. 新片区未来5年产业发展大计
2. 促进产业发展“1+N”政策集成创新
二、制度创新:全国唯一特殊综合保税区之“特”!
三、政策洼地:“自适应”原则打造4.0版上海自贸区
1. 专项政策
2. 人才政策
3. 财税政策
四、临港温度:宜居宜业的国际化“未来之城”
五、结语
一、开放型产业:“4+2+X”前沿产业集群打造新引擎
访谈要点:
丁处提到,作为在18年正式批复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新增片区,临港不仅仅是简单的面积扩大,而是有明确的、更高的定位,有更丰富的战略任务,更加突出产业发展新特点。在发展方向上,把“产业”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19年底,临港新片区产业地图1.0版发布,先行启动区包括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等区域,面积119.5平方公里。去年年底,管委会印发了前沿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了“4+2+X”产业体系的概念。在产业招商方面,近几年招商重点是智能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产业链重要环节都已经逐步落地,今年的主要计划是着重补链。
1. 新片区未来5年产业发展大计
2020年12月23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前沿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印发,为未来五年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发展谋划了路线图。《规划》强调,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在“十四五”期间培育壮大前沿产业发展集群,支撑临港新片区打造成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相适应的产业体系。至2025年,临港新片区前沿产业发展主要实现五大目标,包括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加快突破、加快培育世界级“硬科技”企业、加快提升产业规模能级、强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产业协同和对标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
图1:2025年临港新片区产业发展目标
按照上海市“五型”经济发展要求,突出“创新”、“开放”产业特质,临港新新片区构建“4+2+X”产业集群。其中,4即4大核心前沿产业集群,包括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2即两大先发优势产业集群,包括智能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X即X个新型特色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再制造、前沿产业等领域。
图2:临港新片区积极打造“4+2+X”前沿产业体系
在空间布局方面,《规划》提出,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和创新型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十四五”期间,临港新片区聚焦386范围,具体以“一带多区”的产业整体空间布局为核心,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
图3:“一带多区”临港新片区前沿总体空间布局
2. 促进产业发展“1+N”政策集成创新
为支持新片区内重点产业发展,临港新片区相继出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促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集聚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若干措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集聚发展航空航天产业若干措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进一步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修订后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集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集聚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若干措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总部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
图4:临港新片区实地调研照片(重点产业与企业展示)
二、制度创新:全国唯一特殊综合保税区之“特”!
访谈要点:
丁处提到,洋山特殊综保区是临港新片区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中的集中承载区,是对标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自由贸易园区的重要载体,为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提供实践经验。特殊综保区是国内开放程度最高、改革力度最大的海关监管区,具有“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特点,海关在区内实施一线进出境径予放行、一线可在区内检疫、不设海关账册、区内自由流转等监管政策创新,对优质企业极具吸引力。而对于新片区内,特殊综保区外的重点产业企业可以通过虚拟围网享受政策外溢。虚拟围网内的企业可以有条件的享受区内政策,实现区内外的产业联动,进一步提升临港新片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202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洋山特殊综保区,根据批复要求,洋山特殊综保区规划面积25.31平方公里,包括芦潮港区域、小洋山岛区域、浦东机场南部区域等三个区域。
图5:特殊综合保税区与一般综合保税区比较
从政策制度方面,特殊综保区实施高度开放的政策体系。区内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和政策,除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另有规定外,境外货物入区保税或免税;境内区外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对于设立在临港新片区内、洋山特殊综保区外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重点企业,可依申请享受电子监管、企业集团化保税监管、生物医药特殊物品“一次评估、分批入境”管理、融资租赁海关异地监管等特殊政策。
图6:洋山特殊综保区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示意图
从监管模式方面,特殊综保区打造自由便利的监管环境。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在全面实施综合保税区政策的基础上,取消不必要的贸易监管、许可和程序要求,实施“一线充分放开、二线高度自由”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和制度。根据海关总署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监管办法》,区内实施一线进出境径予放行、区内流转单侧申报、区内不设海关账册,改革海关统计方法等。
从功能定位方面,特殊综保区推动在岸离岸融合发展。特殊综保区立足“临江临海大上海、空港海港自由港”的定位,以建设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最强的自由港为目标,与自由贸易园(港)区及高水平国际投资贸易协定相关通行规则相衔接,实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将特殊综保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国际投资贸易服务自由化、便利化、一体化的最佳实践区,成为实现“五个重要”及引领全国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区,成为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
从产业链方面,特殊综保区打造国际化产业体系。特殊综保区将聚焦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电信、保险、证券、科研和技术服务、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使区域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逐步达到国际最高水平。同时,以优化配置全球资源要素为核心,聚焦国际物流、国际航运、国际研发、国际制造、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等国际业务,重点培育国际供应链管理、国家高端制造及相关服务业和跨境综合服务三大产业,推进产业链集群发展。
三、政策洼地:“自适应”原则打造4.0版上海自贸区
访谈要点:
丁处提到,在“新自贸时代”下,临港发展的“加速度”与一系列优厚政策的陆续出台也密不可分。产业政策方面,临港的相关政策相对比较优厚,譬如对于研发项目有研发专项支持,依据相应政策标准给予核定研发总投资10~50%的资金支持;在产业细分领域,如针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支持条款,明确支持EDA软件购买和研发,分别提供采购补贴和研发资助。财税政策方面,返税与市里一致,返税比例较高。人才政策方面,针对外籍、户籍和非户籍人员均有相对应的政策,外籍人员在临港可以两年一签,工作满三年可以申请永居;户籍人员,工作满一年,具备优选房的购买资格;非户籍人员,针对不同情形,可享有7转5、7转3“居转户”落户的便利性;此外,还提供优质人才公寓和人才租房补贴等。临港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新增的片区,其最大特色是“政策自适应”原则,也就是如果其他片区的政策优于临港,则临港采取“自适应”进行对标,目的就是要打造政策洼地。
1. 专项政策
围绕核心产业的各类专项政策,是激活新片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临港新片区相继研究制定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专项实施细则(2020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设计人员、核心团队专项奖励办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若干政策》等政策。
以2020版临港新片区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专项实施细则为例,“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专项支持资金” 支持符合临港新片区政策导向、对临港新片区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推动临港新片区产业发展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建设。优先支持临港新片区重点发展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四大产业领域重点项目和与之相关的配套服务项目。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重点项目和与之相关的配套服务项目。配套支持国家和上海市立项的重大项目以及特定出资事项。《实施细则》明确了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专项支持、重大技术装备或核心部件首台(套、批)专项支持、智能化建设示范应用专项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专项支持、科技“小巨人”专项支持等五大重点支持方向,并对具体支持范围、申报条件及支持方式和标准进行了界定。
图7:《临港新片区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专项实施细则(2020版)》实施要点
此外,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设计人员、核心团队专项奖励办法》中,为充分发挥高级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激励设计人员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和集成电路产品,管委会专门制定了针对设计人员和核心团队的专项奖励。
2. 人才政策
为促进临港新片区集聚人才,推动人员自由执业,实现各类人才在新片区各展其才、各尽其用,打造创新活力迸发的海内外人才高地,临港新片区相继出台《关于促进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国内人才引进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人才住房政策适用范围及操作口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境外人士参加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考试试行管理办法》、《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更加便利更加开放地引进外国人才的办事指南》等政策。
图8:《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实施要点
于2019年底正式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属于纲领性文件,从加大国内人才引进力度、促进海外人才引进、加强人才住房保障、实施人才专项奖励、加大人才培养培育力度、集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优化人才服务环境等7大维度明确了临港新片区“打造创新活力迸发的海内外人才高地”的重点举措。其中,关于特殊人才推荐落户,用人单位引进紧缺急需的特殊人才,可向新片区管委会提出申请,经新片区管委会向市相关部门推荐并集体审议通过后予以直接落户;关于境外人才备案后可在新片区执业,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规划、设计等领域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可在新片区提供服务,其在境外的从业经历可视同国内从业经历;关于定向微调新片区住房限购政策,按照区域发展和产业导向,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非本市户籍人才,购房资格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可购买新片区商品房一套。缩短非本市户籍人才在新片区购房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金的年限,将自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调整为连续缴纳满3年及以上。
《关于促进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国内人才引进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沪人社力〔2019〕415号)“缩短新片区‘居转户’年限”政策规定尤为亮眼,在新片区用人单位工作的各类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其中新片区工作时间不低于3年);符合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经新片区推荐的用人单位的核心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3年(其中新片区工作时间不低于2年)。
图9:临港新片区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年限缩短推荐工作
3. 财税政策
为进一步发挥财政扶持政策作用,临港新片区制定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关于积极发挥财政扶持政策作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通过多元化扶持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集聚创新创业要素。遵循政策从优、聚焦重点、贡献匹配、统筹管理等原则,合理控制临港新片区扶持经济发展支出总量,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财政扶持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扶持重点涵盖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加大重点区域扶持、构建更优创新生态、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打造海内外人才高地等。
四、临港温度:宜居宜业的国际化“未来之城”
访谈要点:
丁处提到,临港新片区内现在有400个工地在同时开工,基础设施配套是临港新片区发展留住人的关键。港城新天地、百联临港生活中心等多个商业综合体全新亮相,临港的商业活力进一步激发,之后爱情海购物公园、城市奥特莱斯等多元商业基础设施也会逐步进入,共同形成临港新片区的商业生态圈。上海天文馆和冰雪世界也在加速建设中……集聚名校、国际学校是临港新片区基础配套的发力点,临港先后引进上中、建平、明珠等名校,华师大二附中、人大附中等学校也将逐步来到新片区。
图10:临港新片区科教文卫基础设施(部分)
按照2019-2035年新片区空间总体规划公示内容,临港新片区将打造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临港新片区按照“社会事业发展适度超前于城市建设”的原则,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和优质资源引进力度,加快建设与新片区人民需求相呼应的高品质社会民生配套供给体系。
图11:临港新片区城市配套设施
在医疗卫生方面,临港新片区将依托前沿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引入国际领先的优质医疗资源,重点建设高水平的临床医院和临床医学中心,包括集临床服务、医疗教育、科研及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医疗综合体。目前,新片区正在推进市六院东院的改造扩建,增设2个区域医疗中心及临港公共卫生中心,进一步完善补充新片区内公共医疗资源,打造“15分钟服务圈”。推进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新片区新型紧密型健康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市六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促进辖区内医疗资源整合联动。
教育方面,新片区正积极建设符合新片区定位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科技创新人才进修机构,鼓励国际一流教育院校与国内机构合作办学或独立办学,包括中小学和大学,使本地居民和境外人士能够同等享受优质国内和国际教育资源,以满足临港居民对子女教育需求。根据《关于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提到,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要建设26所公建配套学校,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全覆盖”。
在文化体育领域,考虑未来多元人口结构,充分满足高品质文化生活需求,同时吸引国内外游客,新片区规划建设博物馆、音乐厅、大剧院等高能级文化设施,全面提升新片区文化服务品质。同时,建设滴水湖帆船帆板基地等水上运动基地,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国际水上运动中心。推进临港体育中心、奉贤足球训练基地、奉贤碧海金沙运动休闲中心等专业化设施建设。
图12:临港新片区实地调研照片
五、结语
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4.0版本,临港新片区对标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肩负服务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任。
围绕“五个自由”,聚焦贸易、金融、物流、人才引进、政府监管等重点领域以及前沿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临港新片区亟需形成众多首创性、代表性制度创新成果,为全国其他自贸试验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发展经验和范本。
未来五年,临港新片区将重点通过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产业集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充分体现新片区使命担当,扩大开放合作、推动产业制度创新等核心任务,夯实临港加速度。在产业发展保障措施层面,重点聚焦提高制度创新的开放度、增强基础设施的匹配度、强化高端人才的集聚度、提升资金扶持的精准度、增强资源指标的扶持度、提升营商环境的舒适度等。与此同时,通过灵活的户籍政策、强有力的住房保障政策、自由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高品质的社会事业保障等,提升国际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供给能力和国际化影响力,共同构筑“离市区很远,离世界很近”的临港新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