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加速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最大限度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确保实现“三个陕西”奋斗目标,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陕发[2015]16号)精神,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工作发展现状,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态势
一、发展成效
“十二五”以来,我省科技工作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着眼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深入实施科技统筹创新工程,突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型省份建设全面展开,科技资源统筹初见成效,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科技创新创业日趋活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各级高新园区、创新平台和基地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一)科技资源优势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十二五”末,全省有各类科研机构1176家,各类高等学校116所,在陕两院院士64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7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32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059人、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15个、青年科技新星517人。2015年,我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九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七位,万人科技论文数居全国第四位,技术交易额突破720亿元、居全国第四位,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居全国第八位。2014年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8%。
截止2015年,全省共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9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6个;成立了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8个;西安交通大学牵头组建的“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牵头组建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 “2011协同创新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有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海内外知名高校加盟。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入网仪器设备总量超过8000台(套),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50亿元;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集成的文献总量近2亿条。
(二)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十二五”期间,我省共有164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奖励(其中,由我省主持完成的13个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3个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39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013年和2015年,我省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数量均居全国第三位。由西安交通大学主持完成的“内燃机低碳燃料的互补燃烧调控理论及方法”“弛豫铁电体的微畴-宏畴理论体系及其相关材料的高性能化”和“皮肤与牙热-力-电耦合行为机理”,以及西北工业大学主持完成的“机械结构系统的整体式构型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等4个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多家单位共有16项成果(通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西安新通药物研究有限公司研制的肝靶向化学1.1类新药甲磺酸帕拉德福韦,成为世界首个乙肝靶向治疗新药;由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自主研发成功世界最大吨位的自由锻造油压机及世界最大夹持力矩的全液压锻造操作机,整体装机水平世界领先;延长石油集团自主研发的“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勘探技术”,在深层石油勘探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华电集团启动建设世界首套万吨级甲醇制芳烃工业试验装置,填补了甲醇制芳烃工业化技术的空白,使我国煤制芳烃大型产业链基本成型。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2015年,我省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4.97万人年,在全省的占比为54%。“十二五”期间,我省企业R&D经费投入年均增速为18%,占比由37%上升到48%。2015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中,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占比超过60%;企业专利授权量占全省总量的39%,占全省职务专利授权量的57%。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万家。“十二五”末,我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609家,居全国第十四位。省属企业组建研发机构475个。培育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68家,其中创新型企业61家。
(四)园区/平台和基地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西安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宝鸡高新区获批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咸阳、渭南、榆林、安康等4个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总数达7个;新建延安、蒲城、府谷、蟠龙、富平、凤翔、三原7个省级高新区。全省各级各类高新区成为支撑创新型省份建设、引领我省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力量。
6家工业技术研究院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陕西科技控股集团、陕西稀有金属科工集团成功组建,西安交大科技创新港、西安光机所光电产业园有望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平台。三星闪存芯片项目引发的“三星效应”,为加快发展我省半导体产业带来巨大机遇。中兴通讯将最大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落户于陕西,标志着西安高新区已经逐步形成完整的智能手机产业链,可望打造千亿元智能终端产业,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发展态势。
渭南、杨凌、榆林、汉中、咸阳、宝鸡、西咸新区、铜川等8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建澄城、眉县、神木、柞水、临渭等2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立了76个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34个,省级专家大院112个,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总数已达1.13万名。先后形成了以大学为依托的“试验示范站”推广模式、以企业为主体的“大荔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构成了具有我省特色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五)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涵盖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建成各类企业孵化器79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有24家,在孵企业达3734家,累计毕业企业超过3000家;建立各级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73家,其中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5家;建立技术转移示范机构51家,其中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21家。
建成全国领先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新建渭南、咸阳、宝鸡、沣东新城等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与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联网运行,促进了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科技与金融结合成效显著。设立了西北地区首家专业科技支行——长安银行西安高新科技支行;设立的国内第一支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以及西北地区第一支天使投资基金——西科天使基金,已支持初创企业54家,投资额达1.2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西部首家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创业中国股权众筹平台”开通运行。
(六)科技发展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实施统筹创新工程等方面出台了相关意见和决定,制定并启动了《陕西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方案》,省科技厅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在促进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培育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规范科技园区管理和研发基地管理、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加强科技资金监督管理等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先后出台了《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等20余项政策文件,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西安市入围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七)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十二五”期间,陕西科技助力“神十飞天”“嫦娥探月”“蛟龙下水”等一系列国家大工程。
在工业技术领域。陕鼓动力有限公司攻克了高效节能特大型轴流压缩机和TRT装置的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大型能量回收透平机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为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延长石油靖边园区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实现了全球首套煤油气综合转化项目一次试车成功。陕汽集团成功研制纯电动牵引车、大马力天然气重型载货汽车等,获国家授权专利30余项,并已实现产业化。
在民生科技方面。围绕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的重大技术需求,全省组织实施了53个重大科技惠民专项;建立了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8个,市县分中心19个;建立了省级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47个,初步构建了科技服务于民生的工作体系。
在农业技术领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队成功培育适宜机械化收割籽粒的“陕单609”玉米品种,创全国春玉米高产纪录,成为我省主推品种;“西农979”成为我国冬小麦四大品种之一,已成为黄淮麦区的主栽品种;“牛羊良种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新品种“瑞阳”和“瑞雪” 通过审定;省杂交油菜中心培育了目前世界上含油量最高的油菜品系;陕西省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日光温室主动采光蓄热理论与结构创新技术方面处于国际前列;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首先揭示了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变异途径与机理。我省在旱区农业节水理论与技术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但是应该看到,我省鼓励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创新潜能未能充分释放;企业创新动力和活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的症结未能有效化解,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军民科技资源共享程度不够,科技人才队伍大而不强,雄厚的科技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科技与经济、成果与产业未能充分对接,经济发展未能真正转到依靠创新的轨道;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仍需进一步培育。
二、形势分析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摆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党中央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确定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期,是加快推进“三个陕西”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攻坚期。
从全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科学技术从微观到宏观向纵深演进,学科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信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加速渗透和深度应用,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重大颠覆性创新随时迸发,催生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抢占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制高点,以及科技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都在强化创新部署,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加速;全球创新版图正在加速重构,科技创新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再平衡,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对国家力量产生深刻影响。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的新常态。产业发展进入高成本时代,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城镇化步入加速阶段;受资源能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我国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支撑产业升级、引领未来发展的科学技术储备亟待加强,原始创新能力薄弱;高端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十分缺乏,创新型企业家群体亟需壮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适应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对新规则和新赛场变化的战略应对能力不足,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还没有充分调动和激发;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亟待完善。
从全省看,经过多年发展,陕西经济综合实力迈入中等发达省份行列。但是受国内外经济下滑影响,我省经济下行和提质增效的压力持续加大;环境资源约束加剧,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趋紧;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尚未有效形成,重化工产业和能源产业占比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新型服务业态比重较小,结构调整进入倒逼阶段;科教优势发挥不足、投资环境不够友好、全面小康短板不少。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陕西站在历史新起点,处在追赶超越阶段,肩负着打造西部科技发展新引擎,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大使命,“一带一路”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带来更多先试先行的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有利于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对新形势,我们只有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只有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才能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
第二章 战略布局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特别是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坚持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出发点,聚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新要求,聚焦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根本目的,按照“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产学研/军民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建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作用,构筑发展新优势,让科技强带动陕西强,走出一条“创新强省”新路径,努力开创“三个陕西”建设新局面。
二、 基本原则
坚持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根本遵循。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协调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把开放作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共享作为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加快推进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统筹关中道,协调南北中”,促进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着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省份合作,以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的主动;形成人人参与创新,人人共享成果的良好局面。
坚持把“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作为新要求。牢记重托,不辱使命,在关系陕西长远发展的基础前沿领域,超前部署有望催生未来变革性技术的研究项目,增强创新源头供给,抢占发展制高点;在关系陕西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产业领域,聚集科技资源,强化链条部署,重点突破攻关,加快追赶超越步伐。
坚持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良性运转,最大限度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
坚持把“双创”作为创新发展新引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发展众创、众扶、众包、众筹,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推创新,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
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第一资源。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关键,要始终把人才资源开发与活力释放,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改革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培育造就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新型人才队伍。
坚持把科技惠民作为基本出发点。把科技创新与改善民生福祉相结合,发挥科技创新在解决人民群众紧迫需求、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就业创业、扶贫脱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人民享受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为全面迈入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在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突出,军民融合更加深入,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高端人才和核心研发团队不断聚集,科技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创新型省份建设进入新阶段,更多领域的创新发展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全省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突破千亿元大关,高新技术企业数超过2000家。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达到30个,特色工业园区达到50个。省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超过70家,创业投资机构超过200家,创新创业孵化器超过200家,全省财政科技支出占比和省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比,不低于上年全国平均水平。
陕西省“十三五”科技发展主要量化指标
指 标 | 2015年 (实际值) | 2020年 (目标值) |
全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 | 62.96(2014) | 68 |
科技进步贡献率(%) | 55.8(2014) | 60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 2.18 | 2.6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0.88 | 1.1 |
每万名从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人年) | 47(2014) | 60 |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6 | 10 |
全省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亿元) | 722 | 1000 |
百万人口SCI论文数(篇/百万人) | 304(2014) | 400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10.12(2014) | 12 |
四、战略重点
“十三五”时期,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精神,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为指引,围绕中省科技工作重大部署,全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发挥“自创区”和“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作用,切实树立“一个理念”,扎实推进“两个围绕”,充分发挥“三个作用”,着力推动“四个示范”,不断完善“五个保障”,加快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成果与产业对接。
(一)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双轮驱动”释放活力
深入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向战略、规划、政策和服务四个方向,让体制机制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新动力,最大限度释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
加强清单管理链条部署,构建新的省级科技计划体系,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改进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实现从资金管理、项目管理到绩效管理的转变;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健全科技资源统筹体系,推动科研院所改革创新,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改革科技评价制度,优化我省人才结构,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
(二) 强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夯实创新基础能力,充分发挥我省科研院所和高校在知识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围绕关系全局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我省重点领域超前规划布局,打造先发优势,增强创新驱动源头供给,进一步提升我省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按照“科学-技术-样品-产品-商品”的转化路径,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明确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创客等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形成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创新格局。让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创新要素柔性汇聚、有效协同,构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全链条创新体系。
实施园区、平台、基地提升工程,强化园区基地体系化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增强科研基础条件保障能力,创新驱动县域发展,不断提升我省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品产业创新方面的整体水平,力争在更多的领域走在全国前列,从追赶到超越。
(三) 加强产学研/军民融合,促进创新-产业双向互动
围绕产业部署创新,围绕创新培育产业。紧紧围绕我省支柱、主导、先导产业链的重大、关键、共性、核心技术部署创新链,着力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依靠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来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发展新业态,建立产业新体系、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无中生有、有中生新。
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广“一院一所”模式,实施“四主体一联合”校企产学研合作示范,深化院校产学研合作,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
(四) 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打造新引擎激活新动力
全面推进众创、众扶、众包、众筹,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打造创新创业新载体,探索创新创业新模式;加大对众创空间、新型孵化器和星创天地的支持力度,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建设服务实体经济的创业孵化体系。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创新、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厚植创新文化,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
第三章 总体部署
一、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释放激发创新潜能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重点在管方向、管政策、管引导、管评价,更好地面向“多主体”,更好地运用“服务”,更好地围绕“全链条”,更好地营造“生态”履行创新职能。
(一) 加强清单管理链条部署
强化系统思维、清单管理、链条部署。按照科技项目、人才团队、科技成果、园区平台四个维度,系统梳理我省各领域科技资源,实施“项目-人才-成果-平台”的链条部署;建立重大项目清单、重大基础研究前沿清单、重大研发平台清单、重大科技成果清单、领军人才清单、军民融合及改制院所清单、众创空间清单等科技资源数据库,实现清单管理、协同部署。
参照学科专业目录,依据产业规模与科技优势的匹配程度,按照“同时形成产业规模和科技优势、形成产业规模但不具备科技优势、具备科技优势但未形成产业规模”三个维度,逐一建立一级、二级产业清单,部署完整的产业链条,建立产业与技术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个产业链条上的共性、关键、核心技术。
坚持需求导向,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创新链前端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创新链后端向市场转化、品牌培育、电商物流等延伸,形成“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二) 整合优化省级科技计划
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充分发挥科技计划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增强综合实力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以 及在公共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引导性作用,按照全链条思路,强化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示范推广,产业化发展全链条的统筹衔接;重点支持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前沿、社会公益、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对接。
对照国家五大类科技计划,按照“权责明确、定位清晰、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原则,优化省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设置,构建新的省级科技计划体系,明确省级科技计划的定位和支持重点,建立科技计划绩效评价动态调整和终止机制,使科技计划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科技资源更加高效合理配置。
专栏1 省级科技计划体系 科技重大专项计划:主要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克,研发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首台、套),推动专项成果的应用及产业化,解决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等,由省政府决策实施部署,整合、调动全省优势资源,在设定时限内进行集成式协同攻关。 重点研发计划:聚焦支撑我省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以及现代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凝练形成若干目标明确、边界清晰的产业链条,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产品研发、成果推广、实验示范及国际合作。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着眼原始创新,支持前沿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鼓励科学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鼓励自由探索与支撑产业需求相结合,鼓励项目带动与科研基地建设相结合。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和交叉学科的发展,着力解决先导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 技术引导专项(基金)计划: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联合协同创新活动,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和支持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资本化、产业化。通过制定政策、营造环境,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投入、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创新能力支撑计划:支持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支持市县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支持创新人才和优秀团队的科研工作,增强科研基础条件保障力度;支持科技政策和规划的前瞻性研究,为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支持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和环境优化,激发我省创新活力。 |
建立由省科技部门牵头,财政、发改、工信等部门参加的科技创新联席会议制度,组建科技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省科技重大专项的顶层设计、建章立制、实施方案、指南论证等工作,协调解决专项推进的重大问题。
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加强科技决策咨询系统,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
专栏2 建立新型科技智库 大力支持以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政府依法科学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组织,为政府制定科技战略、规划、布局、政策等方面提供决策咨询服务。重点围绕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发展战略、科技规划编制、科技计划指南、科技政策制定与执行评估、科技重大专项选择等方向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政策研究和政策解读等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学理支撑和事实数据支持。制定政府向智库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制度,凡属智库提供的咨询报告、政策方案、规划设计、调研数据等,均可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和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
(三) 完善科技计划管理模式
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国发[2014]64号)精神,建立决策、执行、评估相对独立、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和评估监管体系,全面实施清单管理、链条部署。
加快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改进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和评审模式。加强“战略研究-指南编制-申报受理-评审立项-过程管理-结题验收-后评价反馈”的全程服务,加快改进和完善项目管理各环节工作。推行网上评审、视频答辩、异地评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评审。改进专家遴选方式,扩大企业专家、风险投资人、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专家参与市场导向类项目评估评审的比重,公布专家名单,强化专家自律,接受同行质询和社会监督。加强科技项目和经费信息公开,建立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评估、动态调整、项目终止和考核问责机制。推进科技管理基础制度建设,全面实行科技报告制度,建立科研信用管理制度,强化科技信用体系建设。
专栏3 科技管理基础制度 科技报告制度:对财政资金资助的科研项目,必须呈交科技报告,实现科技资源持续积累、完整保存和开放共享;科技报告呈交和共享情况作为其后续支持的重要依据。 决策咨询制度:建立创新决策咨询机制,发挥科技界和智库对创新决策的支撑作用,吸收更多企业参与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的研究制定。 信息公开制度:除涉密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要及时向社会公开科研项目的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按规定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 创新调查制度:开展对我省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创新基地等的创新活动进行统计调查,全面、客观地监测、评价我省的创新状况,为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提供决策支撑服务。 |
建设科技计划和资金综合管理系统,委托专业机构参与项目管理,开展对计划项目的内容查重和科研鉴证。在现有的各类科技计划科研项目数据库基础上,建设省级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和分类数据库,对省级财政科技计划的需求征集、指南发布、项目申报、立项和预算安排、跟踪问效、结题验收等全过程进行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的痕迹管理。
(四) 改进财政科研经费管理
改进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简化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精减各类检查评审,按照目标和结果导向,将经费管理的重点从前期预算评审和中期节点检查,转向事后绩效评估和全程服务;下放预算调整审批权限,将直接费用中多数科目的预算调剂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结余资金,可按规定留归项目单位统筹安排使用;完善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制度,增加间接费用比重和绩效支出比重,强化绩效激励,合理补偿项目承担单位间接成本和科研人员的智力投入;大幅提高人员费比例,对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差旅会议管理不简单比照机关和公务员,高校、科研院所可根据工作需要,合理研究制定差旅费管理办法,高校和科研院所对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项目可自行采购和选择评审专家。对企业委托省内高校院所开展研发的项目经费,实行有别于财政科研经费的分类管理。
(五) 改革财政科技投入方式
改革财政科技投入方式,综合运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股权投资、事后补助、政府购买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促进创新链和资金链形成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金、创投基金和民间资本等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深入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覆盖科技企业成长全过程的科技金融服务链。
对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公益性、共性技术类项目,主要实行前资助方式支持;对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项目、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等,主要实行后补助方式支持;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主要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
(六) 完善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制定修订相关配套制度措施。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强化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完善奖励报酬制度,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促进科技成果产权化、知识产权产业化,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开展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权改革。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下放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允许高校、科研院所自主决定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采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开展转移转化活动,政府相关部门对科技成果的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不再审批或备案;授权省属国有科研事业单位自主处置科技成果、分配科技成果收益,其转移转化所获得的收入不上缴国库,全部留归单位,实行统一管理;创造条件支持央属科研事业单位就地处置科技成果、分配处置收益。
加大科技成果奖励报酬力度。依法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包括职务发明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对以技术转让或者许可方式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实施转化的和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执行“三个不低于”50%的规定,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按不低于70%执行。
统筹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行的科技人员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工作;依法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免责政策。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制度。掌握高校和科研院所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的数量、实施转化情况以及相关收益分配情况,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对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建立重大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问责机制。
(七) 健全科技资源统筹体系
加快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按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总体布局,立足西安科技资源发展实际,以机制创新、政策引导、平台建设、资源整合、孵化加速为核心,着力打造科技研发区、成果转化区、产业发展区、科技服务区等四大板块。以推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基地高科技研发和创业孵化、高端制造中试服务和相关生产性配套服务等承载能力,有效推进资金、项目、人才的有机融合,力争将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带动关天、辐射西部、面向全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地、科技创新资源聚集基地、科技成果中试与转化基地以及科技人员创业基地。
发挥市场在统筹科技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性作用,以“大统筹”思路,不断推进人、财、物等有形资源的统筹,以及政策、措施、办法等无形资源的统筹,构建具有支撑、示范、开放和共享功能的全省科技资源统筹体系;通过政策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推动科技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
完善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功能,支持设区市、重点区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设立省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构建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体系;发挥省科技资源统筹体系的承载、示范、展示和服务的功能作用,推动省中心与分中心联动发展;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科技资源统筹联盟,形成覆盖全省的“互联网+资源共享、科技创业、协同创新、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体系,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生产力。
专栏4 完善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四大功能 进一步完善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各系统的建设,建立统筹网络、数据库及应用平台,搭建包括省科技资源数据库、追赶超越数据库、一带一路数据库等三大数据库的“大数据云平台”,发挥承载作用;建立众创空间示范基地,联合高校组建服务大学生的校园众创空间,联合科研院所组建服务高中端人才的众创空间,带动全省科技创业,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发挥示范作用;集中展示全省科技资源统筹内容及成果,发挥展示作用;通过四大平台的协同服务,成为全省科技资源统筹的“协调服务部”,发挥服务作用。 |
通过先行先试,将沣东新区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地、科技创新资源聚集基地、科技成果中试与转化基地以及科技人员创业基地,为陕西乃至全国提供样本。
(八) 推动科研院所改革创新
科研院所要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态势,优化自身科技布局,重点加强共性、公益、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强化新储备,形成源源不断的新技术供给,打造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科研院所。
按照遵循规律、强化激励、合理分工、分类改革的原则,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大力推广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等研究院所产学研结合、军民融合、成果转化的创新模式。大力支持转制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发挥行业技术引领支撑作用,做大做强应用开发类转制院所,不断提升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快陕西科技控股集团和陕西稀有金属科工集团发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支持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完善6家工业技术研究院的运行机制,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大工程平台。
(九) 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推进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升公益类院所和事业单位服务政府和社会的能力。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激励事业单位服务社会的积极性,落实科研事业单位在人员聘用、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的法人自主权。在有条件的单位试行任期制或聘用制。开展政府购买公益类科研院所服务试点,对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社会公益研究和公益科技服务等公共科技活动,要逐步实现由竞争性项目支持方式为主转向面向机构的稳定支持为主,逐步建立财政支持的科研机构绩效拨款制度。
二、围绕产业部署创新,围绕创新培育产业
(一) 夯实创新基础能力
加强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充分尊重科学家的学术敏感,引导科学家将学术兴趣与地方目标相结合,鼓励自由探索,支持非共识创新和变革性研究,探索新的科学前沿和新的学科生长点,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多原创发现。引导高校院所面向我省重大战略需求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准确判断科技突破方向,加强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以及战略和前沿导向的基础研究,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专栏5 重大基础研究前沿 石墨烯及新材料:高性能石墨烯材料制备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石墨烯基二维、三维复合材料、基于石墨烯材料功能器件研究、石墨烯工程化基础;高性能3D打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基于高能量密度储能电容器电介质材料及关键技术研究。 量子调控与量子计算:固态量子比特、固态量子门电路、固态量子信息测试与调控等关键技术,探索在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应用;光纤量子通信应用、量子无线电导航技术、量子雷达中的关键问题、连续变量量子密码通信研究。 信息技术:无线网络环境感知,动态频谱管理和利用,协作通信中的资源分配和管理技术,终端、系统和网络协作方式等方面取得突破与创新,实现认知无线电与协作通信系统的仿真和硬件平台;研究云计算平台、云计算虚拟化软件、面向应用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关键科学问题、物联网共性技术。 生物医药:重大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生物学基础,与重大疾病(高血压、心脏病、恶性肿瘤等)相关的系统生物学和疾病模型的应用基础研究,创新药物的物质及其药理学研究;地理标志类道地药材有效成分的形成及动态变化研究;重要微生物、生物反应与生物分离研究。 装备制造:先进制造工艺、装备与系统;数字化、绿色化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基础;微纳制造等特殊制造的技术基础;重大工程安全预警、监测及防灾减灾的技术基础;生物化工与化工过程新方法;航空用复杂构件制造、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其配套装置、航空航天、矿业、仪器装备制造中的物理学基础问题研究。 |
按照建设世界一流科研机构、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支持我省高校院所积极参与国家、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和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强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加大新兴学科的前瞻性布局,增强知识积累和原创储备,实现重点科技领域的战略领先,为我省产业转型升级、迈上中高端、进入中高速,以及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源头供给。
(二) 围绕产业部署创新
围绕我省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先导产业等三类产业链的重大、关键、共性、核心技术配置创新链,着力突破产业链的缺失环节、薄弱环节、延伸环节等关键节点上的技术瓶颈,促进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成果应用;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主导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攀升,引领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支撑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同时,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组织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突破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推广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和骨干企业。
1. 能源化工
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加快构建煤油气到基础化工产品、再到精细化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推进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油炼化一体化,加大煤油气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煤制芳烃、大型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推广规模化利用废弃物的燃气成套技术和装备,提高能源效率。开展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综合技术示范,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技术大规模开发利用,推进我省能源化工走开源、节能、减排、精细化、绿色化发展的道路,推动我省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化迈进。
专栏6 能源化工技术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采:重点攻克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经济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与核心设备,以及复杂油气田进一步提高开采收率的新技术。 煤油气安全清洁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重点开展煤炭高效发电、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关键技术、燃煤污染物控制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业余能回收利用、煤制芳烃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石油化工:重点在高性能油田化学品,高端化学品的中间体和聚合单体,重劣质油高效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强研发与应用示范。 煤化工:推进煤、油综合利用技术优化与升级。加强粉煤中低温热解/干馏的集成技术,中低温煤焦油提酚新技术,中低温煤焦油深度分离/加工技术,煤、油结合的共炼技术深度研发及产业化,开展煤基炭材料研发及产业化。 新能源:积极推进大功率低风速电机、薄膜及其他新型高效光伏电池和组件、中低温地热能发电、分布式能源、生物质能发电技术装备、石墨烯材料储能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 |
2. 高端装备制造
跟踪全球工业4.0进展,实施“中国制造2025陕西行动计划”,重点围绕汽车工业、数控机床、电气装备、石化冶金矿山设备、航空航天装备等方向部署技术创新链;按照“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的思路,从模式、装备、基础三个层面推动我省装备制造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专栏7 先进制造技术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点攻克感知、决策和执行等高档数控系统关键智能技术和功能部件等瓶颈,形成高端数控机床整体配套产业链集群。满足航空航天、汽车两大领域对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高档数控机床的急需。 汽车工业:提升关键核心部件生产技术及生产能力,提高传统汽车节能环保和安全水平, 加快高性能纯电动汽车车型、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研发,提高动力电池的比能量和安全性、电池组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加快驱动电机及控制器的安全性和高性能技术产业化。 航空航天装备:提升通讯、导航、机电、仪表等综合航电系统研制水平。新一代民用GPS/OEM主板产品、北斗用户机系列产品。 船舶海洋装备:积极推进数字化造船,海工装备系列化研发,大功率中压柴油发电机组,动力定位系统,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PSO)产业化。 智能制造:重点攻克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其他自动化装备等),硬件设施(机器视觉、传感器、RFID、工业以太网),基础软件(ERP/MES/DCS等)关键共性技术,大力发展激光制造、增材制造、绿色制造。 电气装备:研发新型电力电子产品,推进新型产业技术、智能化组件产业化。 石化冶金矿山设备:推进关键重型技术装备大型化、成套化、国产化,发展大型化工成套设备,冶金成套增值服务设备,推进煤炭采掘设备高端化、智能化、成套化。 轻工设备:研发自动缝料厚度检测、自动压脚压力检测、自动缝线张力控制,高速运动机构的无油、少油技术,推进传递动力及控制技术智能化。 |
3. 新一代信息技术
发挥信息技术产业对我省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化、泛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加快云计算、遥感与导航、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宽带通信、高性能计算、智慧城市等技术研发和综合应用,加大对集成电路、基础软件等自主软硬件产品和网络空间安全技术攻关和应用推广,提高我省相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专栏8 新一代信息技术 集成电路:重点攻克硅片生产环节关键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环节关键技术,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技术。 云计算:云计算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融合、应用快速移植与服务构造技术,云计算服务基础设施,云计算应用服务供应体系建设。 大数据: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物流网、移动互联网融合技术,重点领域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 移动互联:软硬件操作界面基础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研发,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融合发展和集成应用,移动智能终端。 物联网:研究物联网系统架构与参考模型,信息物理系统感知和控制等基础理论体系,突破物联网智能硬件技术与系统、物联网低功耗可信泛在接入等核心关键技术。 北斗系统与卫星导航:北斗高精度地面基准站网构建,北斗差分信息处理,北斗系统空间信号精度增强。卫星调制解调器和VSAT卫星通信网,可共用共享的卫星遥感数据获取,卫星遥感行业应用。卫星导航与重点行业领域和大众应用的深度融合。 |
4. 新材料
围绕我省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大力发展新型生物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新型能源材料、有色金属材料、石油化工新材料以及其他前沿新材料,部署若干新材料技术创新链,遴选有限目标,统筹战略集成,集约板块发展,推动新材料产业规模化发展,为我省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资源开发、节能环保等领域发展提供支撑。
专栏9 新材料技术 先进电子材料: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为核心,以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高端光电子材料及其元器件、新一代与微电子材料及其核心芯片为重点,构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示范的全创新链。 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等在通用飞机、航天器、风电、交通运输等领域的研发与应用。片状模塑料(SMC)复合材料外观部件,能源和环保多孔复合材料及技术开发。 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和高强高韧钢结构材料、高温陶瓷材料、材料表面防护技术;高温合金叶片及轮盘锻件等关键部件的电力设备结构材料;高强、高韧、高耐损伤容限航空航天结构材料;安全、节能、环保型建筑桥梁道路结构材料。 先进功能材料:以稀土材料、膜分离材料、新型电池材料、高温超导材料、智能/仿生/超材料、国产高端生物医用材料为重点,提高关键功能材料的供给能力,强化国产新材料在重大工程中的优先应用能力。 有色金属材料:加强钛及钛产品的低成本化制备技术及深加工技术,钼资源整合与深加工技术,钒、锌矿的高效采集与生产技术改造,核级/高纯锆的深加工技术,航空航天、核电等特种用途材料、铂族贵金属催化等性能提升技术开发。 石油和化工新材料:氟硅材料、特种橡胶、煤制烯烃(芳烃)下游深加工产品与技术、化工催化剂材料、其他化工新材料。 其他前沿新材料:贵金属纳米材料,智能高分子材料、磁流变液体材料、储能关键材料、石墨烯宏量制备及相关新材料、3D打印关键材料的制备及其关键技术。 |
5. 资源环境与公共安全
在资源环境与生态环保领域,重点围绕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环境监测与预警、环境与健康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
专栏10 资源环境与生态环保技术 环境监测与预警:不同污染特征地区典型污染物识别及控制,不同污染因子条件下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方法体系构建等;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土壤和水体监测;调蓄水库的水质污染风险评估和控制,多水源供水管网水质污染风险评估及控制,大气污染监测、成因分析及控制,大气污染物扩散与累积的物理与化学过程及模拟,城市气候环境空间管控等技术研发。 环境保护与治理:渭河流域和汉丹江流域污染治理,关中城市群空气污染治理,典型工业场地、矿区和油田区、农业废弃物等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基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总氮总磷去除的提标改造、重点工业点源氨氮、石油类、新型有机物的削减及清洁生产技术。 资源利用:再生水地下人工回灌,再生水补充城市水体的水质安全保障,西北半干旱区再生水回用于农业灌溉与生态安全,再生水生态处理稳定资源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大型能源化工园区高盐废水“零排放”及资源化,含硫废气、含碳固废资源化利用。 环境健康与生态保护: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保障,秦岭敏感区及资源开发区生态修复,汉丹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关中地区农田面源污染控制,生态退化区域污染治理及生态恢复、新农村污染控制及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技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工业绿色发展。 |
公共安全领域,重点围绕公共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煤矿重大事故预测预警与防控、基于全产业链的食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绿色高效智慧现代化建筑建造、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关键科技瓶颈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
专栏11 食品安全技术 现代食品制造技术:开发全产业链食品质量控制、食品绿色制造、添加剂与配料、高效节能速冻和食用农产品贮运等技术与装备。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突破食品质量检测识别技术、评估预警技术及溯源控制技术。 食品物流:研究物流过程食品品质劣变的生物学机制,突破品质劣变智能检测与控制、智能化全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物流过程营养品维持与功能评价等前沿技术、研创智能化绿色专用装备、包装材料与包装设计、绿色防腐等适用技术。 |
6. 人口健康与生物医
药发展普惠精准的人口健康技术,加快人口健康科技发展,以生物技术创新带动生命健康、生物制造等产业发展。重点开展重大疾病防控技术研究、生物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的交叉研究,创新药物与新型医疗器械研制、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等。促进转化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形成一批新的诊疗技术规范,研发一批新型医疗器械,大力推进前沿科技向医学应用转化。
专栏12 人口健康与生物医药 疾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精神神经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等常见、多发慢性疾病防、诊、治的基础研究;分子诊断、免疫诊断、影像诊断、生物治疗、微创治疗、介入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药诊疗等诊疗技术研究;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针对我省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新技术。 创新药物研发:重点开展药物早期发现、罕见病及特殊人群用药的研发及产业化,中药创新药物研发及中药现代化;生物类似物重大品种国产化、通用名药物重大品种再创新、特定人群膳食补充剂开发;建立抗体/蛋白质药物产业化工程链;突破化学药的绿色合成新技术,开发一批重大化学药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巨大市场潜能的新药产品。 医疗器械:基于新材料的外科基础器械、植入器械,以及电阻抗动态图像监测设备、集成化医疗信息系统、新型心脏起搏器、新型手术器械、组织工程产品、信息化口腔医学设备、四维超声成像和强性超声成像设备、诊疗一体化放射治疗设备。 健康服务:健康管理和亚健康干预研究;生物大数据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生物大数据汇集、管理、共享与利用等技术,加快构建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全民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和个人健康服务平台,建立健康大数据系统,开发多发病、常见病的综合防治和健康维护的新方案。 |
7. 现代农业
围绕农业产业结构重大调整和供给侧改革,重点抓好主要粮油、果产业领域和新兴战略产业重大科技创新,部署农业科技创新链条,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供给水平,加快我省现代农业发展。
专栏13 现代农业技术 作物育种:重点围绕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创制具有性状优异新种质,培育高产、优质、广适、多抗和适宜机械化作业的优良新品种。开展育种基础理论和育种新方法的研究,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建立现代育种技术体系。创新良种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技术,建立种业科技创新高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 现代果业:重点围绕苹果、猕猴桃、核桃、红枣等特色果业,开展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集成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果园肥水高效利用、重大病虫害防控、采后商品化处理、多元化加工技术和果园简易机械设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促进果业转型升级。 设施农业 :重点围绕设施农业提质增产增效,开展设施蔬菜、瓜果、花卉新品种引种、选育,在设施栽培模式、新型温室设计、农业小型机械、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构建精准化、智能化设施农业技术体系,全面提升设施利用水平及效益。 畜禽养殖 :重点围绕秦川牛、奶山羊、生猪等持续开展新品种选育与品种改良研究,在健康养殖、疫病防控、粪污处理、排泄物综合利用、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引进选育适合我省环境条件的饲草品种,选育开发粮改饲新品种,优化种养结构,提升畜牧业养殖效益。 农产品加工:重点围绕果业、特色畜禽、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等区域优势农产品,开展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及技术集成,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培育优势品牌,运用“互联网+”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创新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农业装备:重点围绕农业产业节本增效,开展机器人、物联网、信息化、无人机等先进技术研究,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丘陵山地小型农业机械”“果园作业机械”“设施农业智能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机械”等方面攻关,创制新型智能化装备。 生物资源开发:重点围绕秦巴山区野生资源开发利用,开展人工驯化、繁育、加工技术研究。开发生漆、魔芋、黄姜、食用菌等地方优势植物新品种,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开展秦巴山区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研究,培育新兴产业。利用野生果树、花卉资源,挖掘培育特色果树、花卉新品种。抓好特色动物大鲵、林麝、冷水鱼等规模化养殖与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 节水农业 :重点围绕渭北、陕北干旱地区开展作物抗旱生理、节水技术研究。集成小麦、玉米、马铃薯、小杂粮旱作关键技术,开发技术装备与产品,研究陕北山地苹果、红枣、设施林果节水增效模式,构建旱作技术支撑体系。 |
8. 现代服务业
围绕科技服务、大数据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健康服务、现代农业服务、现代旅游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领域部署创新链。
专栏14 现代服务业 大数据信息服务技术:大数据、云服务、移动互联网服务等相关信息技术服务,开拓数字消费服务、卫星应用服务、社会公共服务等新兴信息服务。 文化创意服务技术:数字动漫技术,创新文化设备与集成控制技术,文化创意解决方案与全流程服务(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休闲旅游、展览展示工程等领域),文化创意产品制造与管理。 金融服务技术:培育新兴互联网金融业态(第三方支付、电子银行等),研发移动互联网展业工具和专属软件,提供移动线上、自助式金融服务。 现代物流服务:物联网技术、智能交通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集成,物流管理云平台系统(集基础数据库、信息服务、电子签证、联运售票于一体),物流服务模式(生产线物流、快件物流、逆向物流等服务模式)。 健康服务:制定健康服务技术标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形成健康服务产业集群。 现代农业服务: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应用推广“互联网+”技术,构建农业产品选种、农产品种植、农产品销售以及农业技术咨询的网络服务平台,发展大数据农业管理、农产品营销等互联网农业服务。 现代旅游服务:建设旅游信息资讯、营销、管理网络平台,加强对微博、微信、手机APP、新闻客户端、旅游手机报等网络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化旅游技术、终端设备的现场展示,打造智慧旅游。 电子商务服务:加强客户数据监测和整合,打造智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实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与海关申报系统、邮政EMS监管系统等服务平台对接。 |
(三) 围绕创新培育产
业充分发挥我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资源富集优势,重点针对“有科技优势、缺产业规模”的领域,精准部署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的重点方向,超前部署有望催生未来变革性技术的研究项目和研发平台,推动基础研究优势转化为技术创新优势;加强商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将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活动,将我省的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3D打印、无人机、机器人、石墨烯、量子通信、基因工程等先行发展,抢占先发优势,培育先导产业。支持互联网环境下的各类创新,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互联网+装备制造、互联网+生物医药,以新技术形成的新供给方式,满足新的消费需求,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重点推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专栏15 培育新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突破整车控制系统、插电式深度混合动力系统、氢能源与先进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 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化装备:推进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推动精密专用机床集成化、通用机床规模化和功能部件高端化。 大型运输机及航空装备产业:推进民用无人机研制和产业化,提升重大机型配套制造份额,拓展整机维修、维护业务,建设世界一流的飞机研制生产基地。 3D打印产业:推进3D打印在高端装备、医疗器械、文化创意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打造全球3D打印产业发展高地。 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打造以云计算软硬件环境为基础,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先进制造等领域大数据服务创新为核心全国领先的产业生态体系。 半导体产业和光电产业:开展高端存储芯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形成高端芯片和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新材料产业:面向航空航天、高铁、核电、医疗等高端市场,开展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超导及高性能特种稀有金属等新材料开发及产业化,延伸钛及钛合金、钼及钼合金、铝镁合金、超导材料、复合材料等核心产业链。 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产业:加快发展新药创制、新型医疗器械、先进诊疗技术等产业,推进高产小麦、杂交油菜、秦川牛等良种选育,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研发大气治理、新型水处理、垃圾处理、污染土壤修复以及环境监测等方面核心技术,积极推广节能降耗新技术、新设备和资源综合利用。 石墨烯规模化工业制备技术研发:基于石墨烯的新型储能器件研发,石墨烯制备半导体器件研发,石墨烯导热导电薄膜规模化制备及其应用研究,开拓石墨烯在航空航天、新材料、文物保护、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
三、 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军民深度融合
(一) 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加大企业和企业家在政府创新决策中的话语权。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使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加大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股权奖励、科技企业孵化器等鼓励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加强政策宣贯培训,扩大政策覆盖面,完善政策实施程序,建立政策落实的部门协调机制,开展政策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
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出台《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细则》,发挥省科技奖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激励,优先奖励企业牵头或产学研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创新及产业化成果;省级科技计划优先支持市场导向明确、企业牵头组织实施的产业化科技项目。
选择我省有代表性的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创新转型试点,自建或共建多种类型的企业研发机构或企业技术中心,提高工程化开发和产品研发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推动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推动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聚焦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完善政府采购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评审优惠等措施,引导各类社会资本为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升级,向“专精特新”发展。
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以研发平台为载体,以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为牵引,以激励机制为手段,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吸引高端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青睐企业,向企业聚集;针对不同产业领域,培育一批高层次企业技术创新团队。
(二) 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
深化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支持在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示范站,培养应用型技术创新人才;重点是支持企业依托高校建立“四主体一联合”(企业作为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市场主体)的新型研发中心,发挥高校人才资源、科研设施和科技成果的优势,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对研发中心按需求导向自主确定的研发项目,省级各类科技计划应给予重点支持。
深化院校产学研合作。支持院所与高校通过“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式,促进目标导向研究与自由探索相互衔接、优势互补。
发挥科技计划作为资源配置和动员手段在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中的引导作用。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以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金融投资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共同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协同创新,面向产业集群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应用与产业化。
(三) 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
推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建立军民融合工作对接机制,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体系,创建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特区。加快国防知识产权解密和转化、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鼓励军工单位自主创办或与地方合作创办新的股份制企业,推动军工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推动军民技术双向转化。鼓励军工单位联合省内高校院所、企业组建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培育军民联合研发团队,支持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共同承担国防预研、研制等项目,共同参与国家相关专业标准制定工作。依托实施北斗导航、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两机专项等国家重大工程,打造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推动一批军民两用重大科技成果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促进军民科技资源双向流动和共享。搭建区域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地方高校、院所开放军口研发需求,特别是预研和基础研究需求,发布军口非涉密、可转化成果包,促进军口科技成果与民口资本对接,推动民参军众包。加强军民科技信息资源和科技情报共享,实现国家科技报告和国防科技报告制度的衔接。
(四) 推广“一院一所”模式
推广西安光机所 “开放办所+专业孵化+择机推出+创业生态”四位一体模式和西北有色院“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模式,建立陕西科研院所数据库,遴选不少于30个适合推广“一院一所”模式的试点单位,引导科研院所在保持并持续提升研发效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人才、平台等要素资源优势和“众创”引擎作用,加快产品、企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试点单位建设专业化孵化器及各类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进入孵化器创新创业,着力培育新的产业体系。
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创新创业内生动力
深入实施陕西省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思路,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培育一支符合创新发展的人才队伍。
(一) 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推进科研评价与奖励制度改革,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资源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通过加大成果收益权、股权激励和科技奖励等手段,给予科技人员更多的利益回报和荣誉奖励,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担任高校、科研院所领导的科技成果持有人可同等享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
修订和完善《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逐步完善推荐提名制,突出对重大科技贡献、优秀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激励,加大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专家、“三秦学者”“百人计划”“三五人才”、青年科技新星以及科技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制定陕西省关于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
加快推进科研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陕西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的政策意见。下放科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自主权,完善内部分配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优化工资结构,保证科研人员合理工资待遇水平。
(二) 实行科技人员分类评价
推进我省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培养、使用、吸引、激励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建立科技人员分类评价制度,建立以创新质量、创新贡献、创新效率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对科技人员和科研活动进行“双分类”评价。改革职称评价导向和标准,促进职称评价结果和科技人才岗位聘用有效衔接,探索基础研究类科研人员的代表作评议制度,强化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科研人员的成果贡献评估,引导科研辅助和实验技术类人员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支持能力;对企业一线创新技术人才予以政策倾斜,放开参评年限限制。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等学校新聘工程类教师的必要条件。(三) 培养引进各类创新人才
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个人等有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更大力度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按照“人才(团队)+项目(基地)+成果转化”的模式,鼓励和支持科技领军人才通过承担各级各类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任务,培养、造就和集聚人才;在若干重点领域扶持和培育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制定青年人才培养特殊政策,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特别是加强对市场运营人才、资本运作、中介服务等非科学研发人员的培养和吸引力度。优化我省人才结构,形成各类科技人才有序衔接、梯次配备、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格局。努力造就一批能够把握科技发展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具有科技背景的管理投资人才、科技中介人才、创业指导人才。
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试点,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社会教育机构、企业等共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探索科教结合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和在校学生进入校企联合科研机构参与科研工作,分别计入教职工工作量和学生实践学分。
(四) 完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
健全人才流动和服务保障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允许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允许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双向流动。
五、实施园区/基地提升工程,强化园区体系化建设
实施园区基地创新发展工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面向产业、服务企业,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总体思路,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坚持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相结合,坚持促进产业升级与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相结合,坚持资源开放共享与统筹规划、重点推进相结合,以科技园区、产业基地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促进创新要素向园区基地聚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拉动点。
(一) 构建高新区协同发展体系
1. 构建高新区发展体系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我省高新区建设布局,实施分类管理、互补式发展。支持西安高新区在本地高校设立“飞地”科技园,吸纳高校富集的科技资源,支撑西安高新区有可持续的创新源头供给;鼓励西安高新区托管省内其他高新区的部分区域,支持省内其他高新区在西安高新区布局设立“飞地”科技园区,反向派驻“科技特派员”;引导陕南、陕北高新区在关中带高新区布局设立分园区,形成“西安为中心,辐射南北中”的全省高新区体系,推动西安富集的科技资源优势向全省释放和转化,推动全省各级高新区联动发展。
2. 支持西安高新区建设“自创区”
支持西安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自创区”),不断提升知识创新和孕育创新能力、产业化和规模经济能力、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完善建设“自创区”的政策措施,按照“核心区+托管区”的发展模式,适时将西安自创区政策范围扩展至省内其他科技资源聚集区域。组建高新区联盟,建立“自创区”与其他园区的联动机制,发挥“自创区”作为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创新型省份建设先行先试区的作用,探索通过技术服务、产业链协同、异地孵化、飞地经济、模式输出、成立园区联盟等方式,建设关中创新示范带。适时将“自创区”政策复制推广,辐射带动全省乃至“关中-天水区域”创新发展。
专栏16 促进高新区特色发展 发挥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优势,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发挥集聚和示范引领作用。重点支持西安高新区打造全球研发中心聚集地,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成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推进杨凌示范区建成国际知名的干旱半干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旱区“种业硅谷”和世界知名的农业科技创新城市。推进宝鸡高新区建设国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中国钛谷”。支持咸阳高新区建设中西部一流、国内领先的创新型特色园区,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科技创新的样板区、高新产业的聚集区的“创新之都、科技新城”。推进渭南高新区建设国内一流的増材制造产业基地。推进榆林高新区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榆林市全面推动百年战略发挥强劲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推进安康高新区绿色循环发展,加快现代城市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和创新示范区建设。 支持延安等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以升促建,稳步推进省级高新区升级;加快建设汉中高新区等一批省级高新区,推动高新区提质增效,提升发展水平。 |
(二) 支持专业科技园区特色发展以西安市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发挥“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和引领示范作用,按照大西安的定位,制定涵盖西安、咸阳、西咸新区、杨凌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方案,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探索具有时代特征、陕西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实现改革突破,取得一批重大改革成果,向全国提供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举措和重大政策,打造国家高新技术集群发展示范带,引领、示范和带动全省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支持各类专业科技园区结合地方特色,按照专业化、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和“一区一产业”发展模式,建设50个特色工业科技园区,引导每个园区确定1~2个具有较强区域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建设产业相对集中、服务能力较强、规模效应明显的科技企业聚集区,构建创新核心区和产业集群,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推动专业园区发展。
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力度。对已建成的园区重点支持在成果转化、品牌培育、“物联网+现代农业”、科技金融结合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支持30家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层次分明、功能互补,覆盖全省农业主导产业的全省农业科技园区体系,使农业科技园区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基地和农村人才培养基地。
(三) 加强科技产业基地建设
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新建10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及科技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完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促进医学研究成果惠及百姓,建设10个省、市级医药科技产业园区,30个省级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组织建设20个左右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在优势产业领域建立成套技术、关键技术中试基地,依托园区基地,建立产业共性技术中试基地,服务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快沣西新城大数据及云计算产业基地、蔡家坡中国西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等特色科技产业基地建设。
(四) 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按照“产业链构建,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和“三个一”模式(依托一个央企,建立一个基地,形成一个产业集群),以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为载体,加快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化基地,支持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家级经开区兵器工业基地、国家级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园等四大基地(园区)建设;发展军民融合科技产业集群和军工技术的民品产业集群,形成民用航空产业集群,北斗卫星产业集群,以及光电子、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电子装备、元器件、软件等产业集群,推动航空材料、航空电子、航天动力、航天通信等领域的民品产业集群发展。
支持军转民项目和军品配套项目向基地集聚,做大做强航空、航天、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特种化工等七大军工特色主导产业,形成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集聚区和军民融合改革的政策特区。
(五) 打造丝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推动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加强我省科技的外向型力度,力争在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和提高合作成效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科技合作交流核心区、内陆改革开放创新区和高端生产要素聚集区。
坚持开放创新、合作创新原则,围绕我省产业发展,自主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围绕我省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开展重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大力开展跨省、跨国科技合作与交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以我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为引导,打造国际性科技合作交流平台。支持在陕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积极参与政府间的合作交流、重大科学工程、重要国际会议及组织,加强与国内外著名机构、高校、公司的战略合作,建立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的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研发中心互设行动”,吸引国内外机构在我省设立全球(区域)研发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和开放式创新平台,同时支持省内机构在省外、海外设立研发中心。
建设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基地。参照“项目-人才-基地”有机融合的模式,建立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如能源科技合作基地、装备科技产业合作基地、现代农业科技合作基地、科技服务合作基地等,引导国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在基地落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进中亚科教合作中心、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陕韩产业园区、杨凌现代农业国合基地建设。
专栏17 建设“丝路国合科技园” “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建设:充分发挥沣东新城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的作用,依托我省科研和现代工业基础,建设以高新技术研发为先导、现代产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社会基础设施相配套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中哈国际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鼓励和支持中方企业、科研机构参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并按照互利共赢原则,与哈方有关机构和组织以技术合作和产业合作的形式共同建设。 |
六、 实施平台提升计划,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一) 提升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
全面提升重点实验室的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基础研究对科技进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源头供给作用,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新建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增强科技创新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能力,依托省内企业布局和建设重点实验室;聚焦重大任务,鼓励重点实验室开展跨机构、跨部门的协同创新;鼓励基础研究水平高、创新能力强、运行规范的省重点实验室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培育国家实验室(空天动力、智能制造等);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规范和加强实验室管理,着力构建实验室稳定支持机制,保障重点实验室高效运行。
专栏18 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点在石墨烯、量子通信、第五代移动通信、自旋磁存储等领域超前部署,建设重点实验室。支持省重点实验室聚焦重大任务,联合优势学科和优势产业,通过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资助,力争在信息技术、新材料、能源化工等领域,培育出国家重点实验室。 |
(二) 升级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以促进校企、院企产学研合作为导向,依托科技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新建一批由企业负责管理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针对我省重点产业链的缺失环节、薄弱环节、延伸环节,开展联合科技攻关,为满足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技术装备,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对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整合优化、改造升级,实施分类管理,实行差异化评价和支持,强化工程中心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化能力,推动设备、人才、成果资源开放共享,将社会用户的评价纳入考核指标,鼓励依托单位加大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支持和投入,打造一批集技术研发、人才集聚、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产品化,抢占技术制高点,确立行业的领先地位。
支持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建设,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牵引,重构学科建设组织架构,把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四大功能有效地整合起来,探索建立一个“校区、社区、园区”三位一体的全新的大学形态,打造集国家科研、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高新企业孵化于一体的研发大平台,创建优质教育、高端科研、产业承载、创新创业新模式,发挥强大的示范效应。
(三) 增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服务能力
完善科研仪器/设施、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实验材料等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强化对前沿科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政府决策与管理、大众创新创业等的支撑; 加强科技资源数据库建设,强化科技资源挖掘与利用,面向社会重大需求提供高水平专题服务。建立科技资源信息公开制度,鼓励科学数据汇交与共享。建立健全对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管理的绩效考核,提升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
夯实科技创新的物质和条件基础,建立对公共科研基础条件的稳定支持机制,强化科研条件保障能力。
专栏19 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提供陕西省公共检测服务平台服务能力,扩大陕西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规模;加强与国家及各省市相关平台的信息交流与数据汇交;巩固和扩大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文献种类和数量,完善平台的分析功能,开展满足“众创”需求和政府决策需求的知识服务;进一步扩大科学数据资源的收集和保存范围,提高科技公共数据的供给能力;加强实验动物品种资源与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建设,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加强动物、植物、微生物菌种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共享体系建设。 |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加强各类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逐步建立省级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目标评估制度,推动知识产权与企业管理、研发、生产、服务有效融合,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构建服务主体多元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
加强基础通用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健全科技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互动支撑机制,发挥标准在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形成支撑产业升级的技术标准体系。支持我省企业、联盟参与或主导国家标准研制,推动我省优势技术与标准成为国家标准。
七、 打造“双创”新引擎,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加强创新创业综合载体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探索新模式、形成新业态,引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转换。
(一) 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
以“围绕创新链,完善服务链”的思路,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积极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重点培育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信息与情报、科技咨询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服务,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以政府购买服务、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公共科技服务发展。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方式,促进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的优势互补和信息共享,全面提升全链条科技服务能力。
专栏20 科技服务重点方向 研发设计服务:大力发展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功能设计等产品设计服务。积极推进生产技术、技能和工艺改进与产品创新设计服务,鼓励制造企业外包工业设计服务。 创业孵化服务: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的服务能力,推动市场化运营,加强科技孵化业网络化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种子基金或孵化基金;大力扶植多种类型孵化器的发展。 科技咨询服务:大力发展科技战略研究、科技评估、管理咨询等科技咨询服务业。加强科技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支持发展科技情报分析、科技查新和文献检索等科技信息服务,开展网络化、集成化的科技咨询和知识服务。 技术转移服务:建立具有技术咨询评估、成果推介、融资担保等多种功能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检验检测服务:支持检验检测企业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观测、分析、测试、检验、计量、标准、认证等一站式服务;探索多元化、多层次协同服务模式。 |
发挥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渠道作用,探索应用研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创业投资相互融合的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模式,形成完整的技术成果孵化、培育、转化支持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
专栏21 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推进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建设,形成技术转移集聚区。加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能力建设,探索互联网+服务新模式,构建网上常设技术市场,完善技术市场管理和监督体系建设,培育一批新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培育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大幅提高技术转移效率和整体服务能力,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
(二) 打造创新创业新载
体制定我省落实国家《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施意见》的政策,实施众创空间高校全覆盖计划。结合各高校特点,针对其特色专业,支持高校建立校园众创空间;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主营业务方向建设众创空间,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群落;鼓励科研院所建设以科技人员为核心、以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内容的众创空间,通过聚集高端创新资源,增加源头技术创新有效供给,为科技型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加大星创天地支持力度,完善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切实为科技特派员、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营造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农村科技创业服务环境,打造农业农村创新创业众创空间。
鼓励和支持多元化主体参与构建专业孵化器、创新型孵化器和综合孵化器,不断扩大孵化规模,创新孵化模式,完善孵化功能,提升孵化能力。鼓励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延伸孵化链,在服务空间、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商业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方式。推广“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服务链模式,提供便捷高效的全链条一站式服务。
增强对创业创新的融资支持,通过“孵化+创投”的创业孵化模式,引导和鼓励国内资本与境外合作,设立新型的创业孵化平台,引进境外先进的创业孵化模式,加强创业孵化国际合作。
(三) 探索创新创业新模式
全面加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加快推进“企业内创推动腾笼换鸟、院所自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高校众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种众创模式。
加大对陕西众创空间、孵化基地的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单位举办各级各类、多领域、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大赛,使其常态化、长效化,形成线上线下持续性大赛平台。搭建科技成果众包、众筹平台,形成“众创大赛+众包平台+种子天使”有机结合的助推模式。
建立健全创业辅导制度,鼓励高校设立创业教育课程,培育一批专业创业导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创业培训活动,通过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探索建立可推广、可复制的创新创业经验和模式,营造适合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专栏22 “三创”模式 企业内创:发挥企业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市场主体的作用和在资金、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吸纳高校、院所的优秀人才、成果,瞄准战略新兴方向建立专业孵化器,实现转型升级和高端化发展。 院所自创:充分利用院所自身技术成果,借鉴光机所“人才团队+技术成果+金融资本+科技服务”成果转化模式,构建良好的机制和环境,建立专业化众创孵化器,加快成果转化、企业孵化。 高校众创:发挥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和潜能,联合高校、社会资本在高校设立低额度、广覆盖的微种子、微天使基金,探索“新型研发中心+校园众创+微种子/微天使”三位一体的众创模式。 |
(四) 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
完善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创新科技金融结合工具和方式,让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科技创新。围绕技术创新链,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规模化生产的全过程、多元化和差异性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做大科技风险投资基金供给规模。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稳步扩大我省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规模,并对接国家引导基金,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支持发展新型科技金融组织,建立微天使、微种子基金等,改善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条件,强化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创业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持。加大对进入主板、创业板、中小板、新兴板、创新板的科技型企业的投资和增值服务。
创新商业模式,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支持科技项目进行网络融资,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探索投贷结合的融资模式,通过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等政策工具,建立科技保险保费补偿机制,用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开展专利保险试点,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简化质押融资流程。
探索发展“企业+金融+中介服务”“互联网+金融平台”等新型科技金融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模式,建立适应创新链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科控集团的投融资功能,打造我省科技金融服务品牌。
(五)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科普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现代科普体系,提升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加大科技教育与培训力度,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增强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群众性科普活动开展,提高社区科普益民服务质量,普及尊重自然、绿色低碳、科学生活、安全健康、应急避险等的知识和观念,在全社会塑造科学理性精神。
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促进科普服务模式的全面创新,提高科普原创能力,繁荣科普创新与展教品研发。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制定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激励政策,促进高校院所等的大型仪器设施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引导社会增加科普投入,鼓励捐赠等多渠道社会资金投入。
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科普人才激励机制,推进科研和科普工作的结合,鼓励高端人才从事科普工作,坚持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月”等重大科普活动,做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和科普统计工作,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八、创新驱动县域发展,促进三大区域协同互动
发挥关中地区科技资源优势和陕南、陕北的特色资源优势,按照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资源优势和全省产业布局,以调结构、转方式、促进县域经济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强关中、稳陕北、兴陕南,实现区域之间资源互动和协调发展,打造“一县一产业”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一) 加强创新型市县建设
实施创新型市县建设工程,支持西安、宝鸡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支持咸阳、榆林等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深入推进省级创新型县(市、区)试点工作,支持建设一批创新型试点县(市、区)。
(二) 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以农民致富、财政增收、龙头企业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壮大以及发挥科技对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为目标,围绕县域优势特色产业,找准需求,举全省科研之力,解决制约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构建“县域特色产业创新链”,深入实施科技惠民计划、县域重点工程,新建一批科技示范基地,探索“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带动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以科技支撑“一县一产业”的县域经济发展。
(三) 加强县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引导培育各类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主体,发展市场化的科技服务模式,壮大县域科技服务业规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建设一批开放式、低成本、专业化的众创空间,形成众创空间集聚区,有条件的县(市、区)要规划建设“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链条化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向创新创业者开放。发挥科技园区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发挥国家及省上农业科技园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县域农业现代化,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县域示范推广。
(四) 探索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途径
深入落实中央和我省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调动人才、技术、项目多方资源,继续推进“厅市会商”工作,发挥省、市、县三级科技部门职能,共同谋划科技发展思路、共同推动重大科技工作、共同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共同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一市一县一院所”“一市一县一高校”合作机制,组织实施“一市一策”“一县一策”,着力强化对地市主导产业的长期、稳定、多元支持,积极探索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助推我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专栏23 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工程 建成5个科技创新示范县,对示范县倾斜支持相关项目。示范县建设内容:每个示范县组建一支工作队伍;成立一个专家咨询组;支持县域重点产业创新链,培育支柱产业;建设一个创新平台;出台创新创业政策;建立“一县N高校”联系制度;建立科技联络员制度。通过营造创新氛围、实施创新项目、吸引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平台、转化创新成果、构建创新体系,积极探索、总结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全省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 |
第四章 保障实施
一、组织领导协调保障
建立省级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省与市县之间的工作会商制度和协调机制,形成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与制度保障。强化一把手责任制,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建立规划符合性审查机制。相关部门在制定科技计划、部署科技重大项目及政策措施时,要对任务与规划的相符性进行审查。加强相关规划间的有机衔接,计划与规划的有效对接,体现规划对未来五年我省科技发展的指引做引导。
二、规划实施机制保障
建立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制度。对规划主要指标的实现进度、任务部署和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年度监测与评估,及时掌握规划实施进展情况。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开展规划执行情况的中期检查和期末总结评估,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为规划调整和新一轮规划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建立技术预见与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跟踪已纳入本规划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的新变化,及早预见重点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科技突破、技术变革,以及重点产业新出现的核心关键技术,对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进行及时、必要的调整。
加强规划的宣贯工作。开展对规划的解读和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增强对规划重要意义的认识,理解规划制定的背景依据、战略构想和任务部署,营造保障规划实施的社会环境。
三、财政科技投入保障
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激励作用,把财政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切实加强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互协调的机制。保障对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的稳定支持,夯实科研基础支撑能力;优化科技投入结构,逐步增加重大科技专项经费在科技投入中的比重。
四、政策统筹落实保障
建立创新政策制定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融合,保证科技政策与财税、金融、产业、教育、社会保障和知识产权等相关政策的协同,形成目标一致、相辅相成的政策合力,组成系统配套的“政策工具箱”,提高政策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组织开展科技政策清理,及时废止有违科技规律,不利于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政策条款;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开展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估,广泛听取社会各方的意见,定期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为政策的调整完善提供依据,并确保已出台政策的有效落实。
附录 重点领域技术创新链清单
一、 支柱产业
(一) 能源化工领域
1. 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技术创新链粉煤中低温热解/干馏集成,中低温煤焦油提酚,中低温煤焦油深度分离/加工,煤、油结合的共炼,煤基炭材料。
2. 石油-天然气化工技术创新链重劣质油高效综合利用,高端化学品中间体和聚合单体生产,高性能油田化学品制备,汽、柴油加氢脱硫新型催化材料;
天然气、煤、油综合利用技术优化与升级,天然气直接转化制芳烃和氢气技术,零散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3. 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链
积极推进大功率低风速电机、薄膜及其它新型高效光伏电池和组件、中低温地热能发电、分布式能源、生物质能发电技术装备、石墨烯材料储能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
(二) 装备制造领域
1.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链
基础科学(面向电动化的能源科学、轻量化的材料科学、智能化的信息科学),共性核心技术(动力电池、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电机控制与智能化),动力系统(纯电力动力、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汽车集成(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充电系统(充电桩、充电站系统)集成开发。
2. 数控机床技术创新链
数控机床高速化,模块化和可重构化,复合加工数控机床(多轴联动铣头结构技术、数控加工工艺技术和高速加工技术、柔性制造技术、在线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线控制补偿技术、网络控制技术、绿色制造技术),高效柔性智能化新一代制造系统(智能化、柔性化技术),网络化制造单元,机床成套装备开发和应用。
3. 通用航天航空技术创新链
主要部件(机身、机翼、起落架、机轮刹车等)研发制造,大型航空模锻件制造工艺,航空新材料,航电与管控系统,检测试验与故障诊断系统。
航天新材料,控制系统(空间用计算机、地面测发控计算机、核心电子器件、特种集成电路、电动舵机及其控制系统),跟踪测量系统,应用服务系统(卫星通信广播、导航终端及位置服务、空间基准授时、自主遥感信息、增雨防雹等)。
4.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链
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建造,船用中高速大功率动力系统设计及集成,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制造。
5. 电气装备技术创新链
核心设备(特高压输变电系统换流阀、变压器、开关、避雷器、绝缘子等),特高压输变电系统成套设计集成化,高中低压输配电设备(系列化、配套化),开关控制产品(大容量、小型化、智能化、高可靠性),微特电机与大功率交流伺服电机及控制系统研制。
6. 石化冶金矿山设备技术创新链
大型能源化工非标设备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大型化工成套设备、高压厚壁设备、特种材料设备的研制。
大型轴流压缩机、能量回收透平装置成套系统、大型空分装置、低温余热发电设备、纯低温透平压缩机、智能自电控集成系统、炉前设备、转炉设备、精炼设备、连铸设备、冷/热板带轧制设备、金属压延设备、大型薄板冷热连轧成套设备及涂镀层加工成套设备的设计和制造。
2000kW以上超大功率年产千万吨级重型电牵引采煤机,500~2000kW交流电牵引采煤机系列化,300kW以上岩巷掘进机、运输机和液压支架等大型煤炭综采设备的设计、制造。
7. 轻工设备技术创新链
工业缝纫机研制,缝料自动检测,机械手辅助缝纫、无人化缝纫,缝制流水线视频识别,服装生产全过程物联网控制。
二、 主导产业
(一) 现代农业领域
1. 粮油安全保障技术创新链
种质创新(高产优质抗逆、抗病抗旱耐瘠薄基因的发掘与创新,优异种质资源引进、创制及利用),品种选育(高产优质、广适多抗、早熟耐密植、适应机械化作业的新品种,杂种优势群体构建与改良,常规、杂交种高产高效制种),示范推广(丰产栽培,高产高效,水肥资源高效利用,抗逆减灾,全程机械化生产)。
2. 现代优势果业技术创新链
种质创新(苹果、猕猴桃、桃、红枣、葡萄等优势果业果树资源保存、种质创新),品种选育(高效育种),示范推广(精准化栽培管理与水肥高效利用,病虫害防治),精深加工及产品开发,“互联网+”果品物流,全程质量安全管控。
3. 现代安全养殖技术创新链
种质创新-品种培育-良种繁育-健康养殖-疫病防控-产品开发-质量安全-示范推广。
优质安全肉:肉畜精准繁育,节粮环保型优良品种选育,健康养殖(绿色饲料开发,疫病快速诊断及防控),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肉产品加工(优质安全肉生产技术标准和环境友好,质量安全管控,快速检测和诊断)。
健康营养乳:奶畜精准繁育(奶畜优质高效功能基因挖掘和分子育种),优良品种选育(节粮环保型,适应机器挤奶的奶畜新品种),健康养殖(绿色饲料开发,疫病快速诊断及防控),产品开发(功能性配方奶粉及液态奶等),质量安全管控(奶制品安全快速检测和诊断),互联网+产业化。
4. 农产品深加工及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创新链
羊乳脱膻-提高益生菌菌粉活性、液态乳品及功能性乳品稳定性-液态乳、功能性乳产品开发。
杂粮淀粉改性修饰-粗粮细粮化-功效成分分离提取-休闲、方便、功能食品开发。
特色农产品(粮食、水果、肉等)加工-副产物(下脚料等)综合利用-质量安全监测-安全追溯体系。
5. 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创新链
农机作业田间载荷大数据及其变化规律(农业机械大数据),主要农业作业状态监测与控制,适应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作业的动力底盘、农机装备智能化设计与敏捷制造。
6. 互联网+现代农业技术创新链
动物、植物生长模型与智能决策,基于移动互联的网络化信息获取,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智能分析与处理,互联网+(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优势果品生产精准管理、畜禽精准养殖、设施蔬菜高效栽培)。
7. 现代设施园艺技术创新链
温室大棚标准化组装式结构创新,温室大棚采光蓄热材料,温室环境因素调控,主要设施园艺作物高效生产,设施园艺土壤连作障碍防治。
(二) 信息技术领域
1. 集成电路技术创新链
基础材料(大尺寸高纯度电子级单晶硅等),集成电路设计(移动终端芯片、导航芯片、FPGA芯片,以及新型存储器、新一代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8吋特殊工艺制造、光刻,12吋存储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高频高密度封装、小体积高密度封装、MEMS产品)。
2. 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创新链
导航地面基础设施(北斗高精度地面基准站网等),基础类产品(电子地图,芯片、天线、算法、软件、引擎等),终端产品(卫星导航接收机,车载终端、船载终端、手持终端等),应用系统、应用运营平台。
3. 卫星通信技术创新链
通信卫星及部件、分系统(天线、通信、遥控指令、控制、电源等)研制,运营服务(固定电信、移动通信、邮政通信、电视广播、专用网络),地面设备(天线设备、接收与发送设备、终端设备、电源设备、系统集成等),通讯协议、数据处理,应用服务平台(卫星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
4. 卫星遥感技术创新链
遥感卫星及关键部件研制,卫星遥感数据获取,卫星遥感数据处理(遥感器、图像库、地物波谱库、标准尺度效应库、模型库、超级计算机),卫星遥感应用系统(农业产量评估、河流水文监测、森林、气象、地理测量、资源物探等)。
(三) 新材料领域
1. 电子信息材料技术创新链
电子器件材料:关键材料(电子元器件用覆铜板、电子铜箔、新型高性能磁致伸缩材料、高能射线探测材料、太赫兹发生与探测材料、压电与系统信息处理材料、高热导率陶瓷材料、高端电子浆料、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新型光纤材料、柔性压电材料、微波介质材料)研发和规模化制备,大尺寸多晶硅、单晶硅研发和产业化、面向电-声-光产业链的高性能大尺寸压电单晶材料研发和产业化。
新型显示材料:关键材料(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用高纯有机材料、导电玻璃基板、电子封装材料)研发和规模化制备,中小尺寸OLED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大尺寸OLED相关技术和工艺集成,柔性触摸屏、可伸缩性导电薄膜显示器件等高分辨率、轻薄节能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2. 新型生物材料技术创新链
生物组织修复和再生材料:植入体、骨钉和敷料等可降解和吸收生物材料,皮肤再生、支架、水凝胶-多孔支架、3D打印活体组织用的组织修复和再生材料,水凝胶生物活体细胞培养和发光材料。
生物诊断和治疗材料: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材料(纳米氧化物、硫化物、石墨烯、量子点等),药物控制释放和热治疗的材料生物材料(纳米磁性氧化物、纳米贵金属)。
生物降解材料:用于废气废水生物净化和有机污染物降解的生物材料,石油、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修复。
3. 先进复合材料技术创新链
航空、航天器用复合材料:高性能超高模高强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E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飞机结构件(翼梁、机身梁、水平安定面、操纵面等)、机身及蒙皮;树脂基体材料、多孔铝合金和铝锂合金等,可重复使用抗烧蚀碳/碳复合材料。
交通运输新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汽车发动机部件(气门室阀盖罩、油底壳、进气歧管),片状模塑料(SMC)复合材料-汽车外观部件,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结构部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汽车蓄电池壳。
能源和环保新材料:碳纤维预浸料技术、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编织技术、真空导入工艺-新型风电叶片,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大型电厂烟气脱硫设备,碳纤维复合材料-复合芯铝导线、杆塔、超高压真空开关用触头-电网;硫化物、氮氧化物吸附与降解多孔MOF复合材料。
4. 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创新链
电力设备结构材料:高温合金叶片、高温合金轮盘锻件,及其在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管、叶片、转子、燃机中的应用,大轴锻件、抗撕裂钢板、薄镜板锻件-水电机组。
航空航天结构材料: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和高强高韧钢-大规格锻件、型材、大型复杂结构等。
建筑、桥梁和道路结构材料:节能环保建筑陶瓷薄板、废渣基多孔保温泡沫玻璃、高性能特种陶瓷铸造砂、高性能水泥、钢筋、钢板、沥青-保温绝热材料、防水材料、涂料和墙体材料-建筑、桥梁、道路。
5. 新型能源材料技术创新链
光伏应用材料:低成本、低能耗、高质量单晶和多晶硅材料-多晶硅铸锭炉、多线切割机及硅锭破锭设备-大面积超薄晶体硅切片-薄膜电池生产装备、检测设备-高效晶体硅电池及组件、薄膜电池组件。
生物质能材料:生物质能(垃圾、污泥、秸秆等)资源化利用-工业和生活垃圾生产沼气-生物质能燃烧用循环流化床。
6. 有色金属材料技术创新链
钛、钼、钒、锆、锌等采矿、选矿、冶炼、改性、合金,型材(板材、棒材、丝材等),特种用途材料(航空航天、核电等),冶炼加工设备,节能环保(三废处理、回收和再利用)新技术。
7. 石油和化工新材料创新链
氟硅材料:无水氟化氢、氯仿、绿色制冷剂,含氟高分子材料,深加工产品,工程塑料(聚碳酸酯、聚甲醛、聚酰胺、聚苯硫醚),高分子材料(通用树脂改性材料、专用料);六氟磷酸锂、特种橡胶制、纳米高防腐涂料、高混合碳四制丙烯催化剂,氟化工产品、煤化工专用催化剂。
8. 其他前沿新材料技术创新链
贵金属纳米材料:高性能贵金属基纳米材料研制,高比表面积、纳米孔贵金属薄膜材料;及其在燃料电池、环境治理、透明电极和生物医疗等领域应用。
储能关键材料:纳米碳管、石墨烯、氧化物半导体及其复合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动力电池材料和超级电容器材料,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混合动力汽车公共交通、电子产品和工业设备等方面的应用。
智能材料:基础材料,智能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应变电阻合金、磁致伸缩材料、智能高分子材料和磁流变液体材料。
(四) 生物医药领域
1. 疾病预防诊治技术创新链
我省常见病、多发病发生发展规律研究,中医方剂挖掘、前沿技术(干细胞、组织工程、纳米材料、合成生物学等)医学应用,临床诊疗关键技术,诊疗技术规范,疾病风险评估、早期筛查、预测预警及综合干预技术,健康测量和健康管理、生物大数据库,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与评价体系。
2. 创新药物技术创新链
常见重大疾病创新药物开发,基于新靶点的人源化抗体构建及表达技术,基于结构的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模式动物药物筛选体系,基于个体化医疗的基因表型检测技术,化学药物绿色合成,人源化抗体的制备、抗体工程生物药、检测试剂盒,新药研发协同机制、研发平台建设。
3. 医疗器械技术创新链
急需紧缺的中高端诊疗器械、面向基层的高性价比医疗器械,基于疾病动态监测技术的疾病筛查、病情监测设备,基于多模态医学成像技术的疾病检查、诊断设备,基于新材料的外科基础器械、植入器械。
4. 中药现代化技术创新链
大宗地道中药材规范化栽培及珍稀濒危药材种苗繁殖,中药活性物质发现及成药性评价,大品种中成药自控生产工艺优化升级,中药制剂及其产业化,上市中成药大品种再评价。
(五) 生态环境领域
1. 生态环境政策与标准研究创新链
环境容量及环境承载力研究→政策标准研究→倒逼转型。环境容量及环境承载力,环境经济政策,生态红线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2. 水污染防治技术创新链
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质保障。基于水质保障的污水再生强化处理,重点工业行业水污染物减排,流域污染治理、水质预警及生态修复,面向海绵城市的雨水及中水综合利用,饮用水水质保障,地下水污染控制、预警及修复。
3.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创新链
污染成因解析→源头减排→区域控制。颗粒物的一次污染二次污染过程机制,重点工业点源超低排放,有机废气及持续性有机物处理,大气污染来源追踪及控制,气候智慧城市管理,油品综合保障和监管。
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创新链
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安全处置。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减量化,生活垃圾填埋新工艺,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评价,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5.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创新链
污染识别→控源修复→安全保障。典型工业场地、矿区和油田区土壤污染调查、监测、风险评估、控制与预警,农业废弃物污染土壤修复,重金属污染地区识别及生态修复,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与安全性划分。
6. 生态保护技术创新链
污染控制→生态调控→资源高效利用。农村垃圾、污水、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城市生态承载力估算方法和水土资源高效配置利用,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资源监测,生态系统过程调控与生态系统管理。
(六) 公共安全领域
1. 环境安全技术创新链
因子识别→机理解析→数据集成→监测预警→风险控制→效率提升。生态环境风险调查与评估,环境监察和环境应急管理,区域性环境健康风险控制,陕西省环境大数据综合管理。
2. 食品安全技术创新链
食品(特色果蔬食品,肉制品,羊乳制品)全产业链(节点)安全危害的控制核心技术与装备,食品安全因子数据库、大数据计算模型、快速检测试剂盒,食品质量安全全产业链系统解决方案,食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
3. 公共安全技术创新链
公共安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煤矿重大事故)动态连续监测,重大事故预测、预警,突发事件救援(技术、装备),应急处置、职能控制。
4. 绿色建筑技术创新链
绿色设计:绿色低能耗建筑气候设计,绿色建筑空间模式设计,绿色建筑环境模拟标准化,绿色建筑物理环境评价,绿色建筑云计算设计,城市生态环境综合优化。
新型建筑:新型围护结构技术,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建筑综合绿化,乡村建筑绿色设计建造,建筑工业化建造。
绿色建材:绿色建筑材料成套应用,绿色建材评价认证。
监测诊断:建筑绿色运行与改造,建筑环境健康保障,城市微气候改造。
(七) 现代服务业
1. 大数据信息服务技术
大数据、云服务、移动互联网服务等相关信息技术服务,开拓数字消费服务、卫星应用服务、社会公共服务等新兴信息服务。
2. 文化创意服务技术
数字动漫技术,创新文化设备与集成控制技术,文化创意解决方案与全流程服务(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休闲旅游、展览展示工程等领域),文化创意产品制造与管理。
3. 金融服务技术
培育新兴互联网金融业态(第三方支付、电子银行等),研发移动互联网展业工具和专属软件,提供移动线上、自助式金融服务。
4. 现代物流技术
物联网技术、智能交通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集成,物流管理云平台系统(集基础数据库、信息服务、电子签证、联运售票于一体),物流服务模式(生产线物流、快件物流、逆向物流等服务模式)。
5. 健康服务技术
制定健康服务技术标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形成健康服务产业集群。
6. 现代农业服务技术
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应用推广“互联网+”技术,构建农业产品选种、农产品种植、农产品销售以及农业技术咨询的网络服务平台,发展大数据农业管理、农产品营销等互联网农业服务。
7. 现代旅游服务技术
建设旅游信息资讯、营销、管理网络平台,加强对微博、微信、手机APP、新闻客户端、旅游手机报等网络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化旅游技术、终端设备的现场展示,打造智慧旅游。
8. 电子商务服务
加强客户数据监测和整合,打造智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实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与海关申报系统、邮政EMS监管系统等相关服务平台对接。
三、先导产业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智能安全大数据计算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基于三元空间(信息空间、物理世界和认知空间)融合的智能计算新模式。面向三元空间融合新范式,重点开展基于三元空间的海量数据的存储、传输、语义网构建及可视化、图像/视频分析与重构、检测与跟踪分类与识别等关键技术。
2.5G无线网络构架与关键技术研发
支持高速移动互联的新型网络架构。无线网络资源虚拟化管理、完成基于统一信令的4G/5G/WLAN无线融合机制、多连接传输技术、统一的无线接入网资源管理、无缝的移动性管理、控制承载分离技术等关键技术。超高密度自组织组网技术及实验系统验证,仿真评估与原型样机的开发与验证。高效的新型多址接入技术。5G高频段通信技术方案与试验系统研发,超密网络环境用户体验保障的业务分发理论和关键技术。
3.5G核心芯片研发与产业化
5G核心芯片总体结构,5G核心芯片设计技术研究,5G核心芯片加工制造与封装技术研究。
4.量子通讯
量子通讯软硬件理论与实验研究,量子通讯与量子网络,量子多体理论与计算、新奇量子态性质及其作为量子通讯中继的研究,高速长距离连续变量量子密码通信基础理论,连续变量量子密码通信实际安全性及其安全监控新机制,连续变量量子密码通信与实际光通信系统融合性,连续变量量子密码系统设备研制。
3. 公共安全技术创新链
公共安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煤矿重大事故)动态连续监测,重大事故预测、预警,突发事件救援(技术、装备),应急处置、职能控制。
4. 绿色建筑技术创新链
绿色设计:绿色低能耗建筑气候设计,绿色建筑空间模式设计,绿色建筑环境模拟标准化,绿色建筑物理环境评价,绿色建筑云计算设计,城市生态环境综合优化。
新型建筑:新型围护结构技术,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建筑综合绿化,乡村建筑绿色设计建造,建筑工业化建造。
绿色建材:绿色建筑材料成套应用,绿色建材评价认证。
监测诊断:建筑绿色运行与改造,建筑环境健康保障,城市微气候改造。
(七) 现代服务业
1. 大数据信息服务技术
大数据、云服务、移动互联网服务等相关信息技术服务,开拓数字消费服务、卫星应用服务、社会公共服务等新兴信息服务。
2. 文化创意服务技术
数字动漫技术,创新文化设备与集成控制技术,文化创意解决方案与全流程服务(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休闲旅游、展览展示工程等领域),文化创意产品制造与管理。
3. 金融服务技术
培育新兴互联网金融业态(第三方支付、电子银行等),研发移动互联网展业工具和专属软件,提供移动线上、自助式金融服务。
4. 现代物流技术
物联网技术、智能交通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集成,物流管理云平台系统(集基础数据库、信息服务、电子签证、联运售票于一体),物流服务模式(生产线物流、快件物流、逆向物流等服务模式)。
5. 健康服务技术
制定健康服务技术标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形成健康服务产业集群。
6. 现代农业服务技术
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应用推广“互联网+”技术,构建农业产品选种、农产品种植、农产品销售以及农业技术咨询的网络服务平台,发展大数据农业管理、农产品营销等互联网农业服务。
7. 现代旅游服务技术
建设旅游信息资讯、营销、管理网络平台,加强对微博、微信、手机APP、新闻客户端、旅游手机报等网络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化旅游技术、终端设备的现场展示,打造智慧旅游。
8. 电子商务服务
加强客户数据监测和整合,打造智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实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与海关申报系统、邮政EMS监管系统等相关服务平台对接。
三、先导产业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智能安全大数据计算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基于三元空间(信息空间、物理世界和认知空间)融合的智能计算新模式。面向三元空间融合新范式,重点开展基于三元空间的海量数据的存储、传输、语义网构建及可视化、图像/视频分析与重构、检测与跟踪分类与识别等关键技术。
2.5G无线网络构架与关键技术研发
支持高速移动互联的新型网络架构。无线网络资源虚拟化管理、完成基于统一信令的4G/5G/WLAN无线融合机制、多连接传输技术、统一的无线接入网资源管理、无缝的移动性管理、控制承载分离技术等关键技术。超高密度自组织组网技术及实验系统验证,仿真评估与原型样机的开发与验证。高效的新型多址接入技术。5G高频段通信技术方案与试验系统研发,超密网络环境用户体验保障的业务分发理论和关键技术。
3.5G核心芯片研发与产业化
5G核心芯片总体结构,5G核心芯片设计技术研究,5G核心芯片加工制造与封装技术研究。
4.量子通讯
量子通讯软硬件理论与实验研究,量子通讯与量子网络,量子多体理论与计算、新奇量子态性质及其作为量子通讯中继的研究,高速长距离连续变量量子密码通信基础理论,连续变量量子密码通信实际安全性及其安全监控新机制,连续变量量子密码通信与实际光通信系统融合性,连续变量量子密码系统设备研制。
(二)大数据
开展大数据基础研究,分类学基本方法和建模技术研究;建立大数据共性基础、工程技术研究和检验检测等研发平台,攻克海量数据环境下的异构数据采集、融合、信息可用性理论、数据密集型计算环境下的数据管理、海量感知数据处理与分析、基于内存计算的实时数据分析、面向领域的数据挖掘关键技术和高端芯片、传感器和传感网组网关键设备制备关键技术。
围绕电子商务、智慧医疗、食品安全、智慧教育、智慧交通、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等具有大数据基础的领域,探索“数据、平台、应用、终端”四位一体的新型商业模式的示范应用。
(三)云计算
云计算基础设施(计算类、存储类、门户类、监控类),云计算平台(运行平台、管理平台、开发测试部署迁移平台),云计算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云计算应用服务硬件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云计算系统集成,云资源与应用服务,云计算应用终端。
(四)增材制造
增材制造关键技术攻关
自适应分层、扫描路径和工艺支撑的智能算法;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场与保护气氛控制方法,多激光头扫描技术和多喷嘴打印技术,基于增材制造的节材轻质结构设计方法、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及工艺的质量评价标准;功能驱动材料与结构一体化设计和生物制造技术;新型合金和技术间化合物和多材料体系的成形工艺与性能评价;组织与器官个性化组织植入物和定位导航模板的设计与打印技术。
2.增材制造材料制备
高性能镍基高温合金、钛合金、铝合金、高强钢、模具钢等微细(粒径50微米以下)金属粉末制备技术及其装备;高性能塑料、高性能光敏树脂、高性能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喷墨粘结剂等非金属材料制备技术及其装备。推动材料与制造产业融合。
3.增材制备装备研制
喷胶打印头和可变激光光斑金属送粉器及其与制造系统开发;开发多材料多结构多工艺增材制造装备及关键器件;面向航空航天的大尺寸高精度增材制造关键设备;面向复杂零件修复并与切削加工、铸造、锻压与模具、焊接、粉末冶金等传统工艺相结合的高效高精度的设备;面向高温高性能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高效高精度设备;建设增材制造数据规范、软件系统平台、工艺库及制造标准体系,材料工艺数据库,实现增材制造装备关键零部件和系统集成。
4.增材制造应用示范
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疗、新材料、文化教育等产业领域开展示范应用。组织开展增材制造技术与传统制造工艺的技术集成,增材制造服务业对社会化生产组织模式变化的影响,益驱动的分散增材制造资源与传统制造系统的动态配置,分散社会智力资源和增材制造资源的快速集成,探索建立云制造环境下的增材制造生产模式,建立服务体系,实现网络环境下制造支撑平台和交货支付体系。
(二) 智能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研发,工业机器人的集成应用技术。医疗家政等服务机器人研发(微创手术机器人、助老伴行服务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智能假肢、助老助残外骨骼机器人、智能家居机器人、导游机器人、娱乐机器人)。重点支持软体机器人的研发、基于电活性软材料的驱动器及传感器开发、智能化设计与智能控制基础理论研究、机器人精度及运动稳定性研究、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和机器人视觉研究。
二)大数据
开展大数据基础研究,分类学基本方法和建模技术研究;建立大数据共性基础、工程技术研究和检验检测等研发平台,攻克海量数据环境下的异构数据采集、融合、信息可用性理论、数据密集型计算环境下的数据管理、海量感知数据处理与分析、基于内存计算的实时数据分析、面向领域的数据挖掘关键技术和高端芯片、传感器和传感网组网关键设备制备关键技术。
围绕电子商务、智慧医疗、食品安全、智慧教育、智慧交通、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等具有大数据基础的领域,探索“数据、平台、应用、终端”四位一体的新型商业模式的示范应用。
(三)云计算
云计算基础设施(计算类、存储类、门户类、监控类),云计算平台(运行平台、管理平台、开发测试部署迁移平台),云计算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云计算应用服务硬件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云计算系统集成,云资源与应用服务,云计算应用终端。
(四)增材制造
增材制造关键技术攻关
自适应分层、扫描路径和工艺支撑的智能算法;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场与保护气氛控制方法,多激光头扫描技术和多喷嘴打印技术,基于增材制造的节材轻质结构设计方法、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及工艺的质量评价标准;功能驱动材料与结构一体化设计和生物制造技术;新型合金和技术间化合物和多材料体系的成形工艺与性能评价;组织与器官个性化组织植入物和定位导航模板的设计与打印技术。
2.增材制造材料制备
高性能镍基高温合金、钛合金、铝合金、高强钢、模具钢等微细(粒径50微米以下)金属粉末制备技术及其装备;高性能塑料、高性能光敏树脂、高性能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喷墨粘结剂等非金属材料制备技术及其装备。推动材料与制造产业融合。
3.增材制备装备研制
喷胶打印头和可变激光光斑金属送粉器及其与制造系统开发;开发多材料多结构多工艺增材制造装备及关键器件;面向航空航天的大尺寸高精度增材制造关键设备;面向复杂零件修复并与切削加工、铸造、锻压与模具、焊接、粉末冶金等传统工艺相结合的高效高精度的设备;面向高温高性能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高效高精度设备;建设增材制造数据规范、软件系统平台、工艺库及制造标准体系,材料工艺数据库,实现增材制造装备关键零部件和系统集成。
4.增材制造应用示范
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疗、新材料、文化教育等产业领域开展示范应用。组织开展增材制造技术与传统制造工艺的技术集成,增材制造服务业对社会化生产组织模式变化的影响,益驱动的分散增材制造资源与传统制造系统的动态配置,分散社会智力资源和增材制造资源的快速集成,探索建立云制造环境下的增材制造生产模式,建立服务体系,实现网络环境下制造支撑平台和交货支付体系。
(二) 智能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研发,工业机器人的集成应用技术。医疗家政等服务机器人研发(微创手术机器人、助老伴行服务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智能假肢、助老助残外骨骼机器人、智能家居机器人、导游机器人、娱乐机器人)。重点支持软体机器人的研发、基于电活性软材料的驱动器及传感器开发、智能化设计与智能控制基础理论研究、机器人精度及运动稳定性研究、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和机器人视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