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里古街概况
【地理位置】:与三国圣地成都武侯祠东侧一墙之隔,古街呈南北走向,蜿蜒曲折550米,街道不宽,悠长而曲折;占地3万多平米,建筑面积1.4万多平米,高低错落,层高只有一二层,一黑、白、灰为主色调;青砖铺地,尤显古朴、典雅。
【历史意义】:锦里古街的前身是成都武侯祠旁的一条名为“曹营坝”的小巷。“锦里古街”由旧民房改造而来,是一个建筑、风俗、民生高度融合的佳例,对于旧城改建重建和城市功能再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现代演绎】:有“成都版清明上河图”之称的锦里于2004年11月1日正式开市,对各地游客开放。虽然锦里跟武侯祠连为一体,但进入锦里是不需要买门票的。这是一条集中展示巴蜀民风民俗和三国蜀汉文化的民俗风情街 。
锦里古街发展
锦里古街以川西古镇的建筑风格为特色,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茶坊、餐厅、酒吧、旅游工艺品、四川特色产品等经营项目,各色特色小摊遍布街区,更有一条好吃街,网罗了最具四川特色的各种名小吃,让每一位游客都能边走边看,边看边吃,边吃边玩。古街定期举行趣味十足的民间婚礼、民间音乐及戏剧表演、民俗服装秀,并按照中国传统节日举行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主题活动。例如元宵灯会、小吃节,端午吃粽子大赛,七夕情人节主题活动,中秋亲友团聚赏月会等,让你在一种原汁原味的川西民俗文化氛围中去享受最惬意的休闲娱乐方式。
锦里古街定位
利用武侯祠人文资源,走市场化运作之路,打造体验川西民俗文化的旅游文化休闲一条街,引进品牌产品,逐步形成以武侯祠为中心的锦里商圈,做强做大三国文化产业。
定位整体主要强调“一条龙服务“和”全方位展示“,在短短不足400米的古街上,让游客充分体验川蜀文化的原味生活。2004年,武侯祠博物馆与一家文化广告公司合资组建了锦里旅游文化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锦里古街”的品牌、土地和所有店面的所有权属于博物馆,经营权属于管理公司。这种体制、机制上的创新,解决了武侯祠与“锦里古街”共享文化资源的问题,有助于古街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让古街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锦里古街规划与业态
【规划】
锦里古街目前规划主要包括酒吧休闲购物区、餐饮名小吃、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等四大部分,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 从平面布局上看,采用”步行街—广场—步行街—广场“的整体线性发展完成商业空间的营造。
总的步行路线约350米,街道空间艺术效果丰富多彩:建筑布局前后错位,沿街建筑不同的界面表达和高低搭配,横跨街道的骑楼,分隔街道纵向空间的门洞、马头墙及牌坊,街道侧向空间的收放与透漏; 古街主要分为宅邸、府第、民居、客栈、商铺、大戏台、包厢、桥梁、牌坊、骑楼、酒吧、茶楼、回廊、古井等坐落其间,其传统特色令人感到时光倒流。
【业态】
整体规划业态比例:
餐饮约占16%
购物约占56%
休闲娱乐约占18%
其它约占10%
所有商户统一采用只租不售的方式经营; 在购物区和小吃区多以单层建筑为多; 酒吧区多为两层,面积在100-200平米左右; 客栈区域多数静态区,为两层,一楼做特色专卖店、二楼客栈、客房之用,情趣盎然; 租金约80-100元/平米左右,物管费接近40元/平米,经营成本比较高昂; 锦里广场步行街中必然出现的一个节点,承担着聚集、分流、休憩、娱乐等功能,也是动静分区的一个过度。
锦里古街建筑
采用清末明初的四川古镇建筑风格,与武侯祠博物馆主题风格一致,使人尽享四川的原汁原味;
装饰上用大量木材和小青瓦,青砖铺地,更加古朴,真实,恍若时光倒流;
建筑全部为一至两层;立面主要采用黑、白、灰等搭配;
清一色川西建筑风格,粉墙黛瓦、棕或黑色木楞门窗、马头墙、歇山顶、飞檐角、二楼飘廊、木板墙、木墙裙……街铺排列错落有致,房檐及挑楼下满挂中国民间各式丝绸红灯笼及广告锦旗条幅。
灯笼
飞檐角
二楼飘廊
锦里古街案例借鉴
准确的项目定位:锦里仿古步行街的建筑特色、内部空间布局、内部商业运营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其所营造的复古情景增添了步行街的特色,内部线型的动态空间,都是其成功的关键;
特色化的经营模式:主要以休闲娱乐、旅游购物为一体,定期举办特色民俗主题活动,营造复古风情、尺度适宜、地方特色强烈的购物游览空间;
依托城市大环境背景:依托成都整体市场大环境,借助武侯祠旅游景点的游客保证,内外部交通保证人流量,特色的风味经营保证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