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推“在线新经济”,“上海方阵”早已就位?

发表时间:2020-04-24    文章来源:远博志城产业研究中心 | 戴立群、董申喆

导言

全球疫情影响,正在带来一系列大调整、大变革。而打破旧模式、解锁新模式,已经从2020年正式开始。在4月13日,《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正式发布,行动方案聚焦12个重点领域,4个“100+”行动目标,并明确提出花3年时间,将上海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在线新经济”发展新高地。以喜马拉雅、哔哩哔哩、拼多多等为代表的蓬勃兴起的“上海方阵”,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经济引擎作用,并将继续通过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上海打造“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注入正能量。产业新星的崛起,离不开一座城市的营商环境。而上海优化营商环境3.0版改革方案提出“1+2+X”设计,也将为“在线新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相信在3.0版改革方案的坚强支撑下,上海“在线新经济”将发挥更强的新动能。

01 在线新经济恰逢其时 上海方阵就位

“每一次重大危机都可能是一次重新洗牌,都会有脱颖而出者。”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基层调研和市委季度工作会议等多个场合强调,疫情会带来一系列大调整、大变革。在他看来,疫情至少在利用外资、延揽人才、培育新产业和补齐短板等四个方面,为上海提供了潜在契机。“在线新经济”,正是上海面对全球性疫情影响,审时度势瞄准的一个增长点。

图片

图:4月23日李强赴部分企业调研“在线新经济”发展情况

“在线新经济”行动方案的提出,其背后正是上海近年来在互联网经济领域的强劲表现。事实上,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新零售、在线娱乐等为代表领域的新经济头部企业中,上海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份额。而这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的外部冲击,打破了固有的生产、生活模式,“在线新经济”在抗击疫情期间展现了蓬勃的生机和引擎作用。无论是生活导向的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购物导向的新电商企业拼多多,休闲导向的在线文娱平台哔哩哔哩、喜马拉雅,还是生产导向的上汽通用金桥工厂无人车间,均成为了特殊时期的产业抗疫新典范。

图片

图:“在线新经济”上海方阵   

远博志城制图

从具体数据来看,2020年一季度,喜马拉雅平台营收增长超过三成;“弹幕鼻祖”哔哩哔哩的一季度营收也预计增长近1.2倍,获得国际巨头索尼4亿美元战略投资;新电商企业拼多多在疫情期间联合各地政府,打造了“拼交会”这一覆盖6亿人群的线上大型展销活动。我们认为,这批在上海蓬勃兴起的新生代企业,事实上早已积蓄了能量。而“上海方阵”也正通过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瞄准经济新增长点与细分领域,为上海打造“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注入最强正能量。

图片

图:B站获得国际巨头索尼4亿美元战略投资

02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是政策加速出台的“催化剂”?

“在线新经济”行动方案的出台背后,是上海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在疫情防控趋于“常态化”的当下,行动方案是结合实际情况的精准施策。

早在2014年上海十届市委五次全会上,上海市率先提出“四新经济”概念,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支持信息技术升级应用与现有产业深度融合叠加出新环节新活动。自此,上海市陆续《上海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上海市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本市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线新经济”行动方案中强调的12个重点领域中,有10个已在此前的系列政策中涉及。我们认为,上海独具战略眼光的提前布局和积极培育,是促成现阶段“在线新经济”发展沃土的重要因素。

图片

图:上海市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支持互联网+产业

远博志城制图

上海先后打造“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中国(上海)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等“新经济”试验区,发挥政策先行先试的优势,有效破除新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产业新活力。以长宁区“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为例,在制度创新方面不断加深探索。截至目前,“一照多址”跨区试点受益范围已扩大至包括安鲜达、“南瓜车”、每日优鲜等30家试点企业,沙绿轻食、便利蜂等5家企业成为“一证多址”试点单位,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现,惠及企业领域范围不断扩大。

图片

图:便利蜂成为“一证多址”试点单位

03 未来值得关注这些领域和场景

“在线新经济”行动方案的提出不仅着眼于当下,更是面向未来的一次战略谋划。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提出了聚焦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远程办公、在线金融、在线文娱、在线展览展示、生鲜电商零售、“无接触”配送、新型移动出行、在线教育、在线研发设计、在线医疗等12个重点发展领域。

图片

图:“在线新经济”方案12个重点领域

远博志城制图

我们认为,行动方案提出的这12个重点领域,体现了“新产业升级+新生活激活”、“新供给探索+新需求满足”等要义,是新技术赋能产业与场景发展的着力点,也是强化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结合点。

在线文娱领域,依托音频、短视频,直播和影视类载体,新兴技术成果服务应用于内容生产将得以快速推进。无论是此前人民网打造新媒体平台矩阵,开启内容科技战略布局;还是近期热议的“国家队”入局直播带货缓解农产品滞销情况,均是该领域的成功案例。因此,我们建议重点关注音视频大数据处理、超高清视频制播等平台。image.png

图:人民网打造新媒体平台矩阵账号

在线医疗领域,在线开展的复诊、健康咨询、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等各类服务也将得以推广。在线问诊平台应运而生以来,典型代表有春雨医生等在线平台,该类平台型厂商与线下医院合作,医生通过多点执业模式服务于线上平台,根据对患者线上材料信息的了解为病人提供基础性的诊断意见和健康建议。海外也有不少采用轻问诊模式的服务商,美国的Teladoc成立于2002年,目前是美国估摸最大、历史最久的远程医疗服务提供商。此外,基于5G技术的远程会展、远程超声、远程监护等远超医疗应用将加速推进。因此,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智能医学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设备,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疫病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应用。

图片

图:Teladoc问诊程序

工业互联网领域,从更顶层政策设计来看,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科技新基建”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底层基础设施,在中央高级别会议上被多次提及,后期有望出台更加细化的产业扶持政策,驱动行业大发展。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有望成为5G“杀手锏”应用。网络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基础,5G技术的成熟将是驱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核心。5G凭借其网络覆盖范围广、速度快、低功耗、低时延等特点,支撑对工业的实时感知、深度交互、智能决策等,帮助制造业提质增效,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目前,五个国家顶级节点已经全部启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五大顶级节点所在地将规划总计超过20亿的专项资金支持二级节点建设和行业应用,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也在酝酿更大力度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因此,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服务供应商,以及智能交互技术、行业平台、软硬件产品的集成应用。

图片

                 图: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架构

04 上海优化营商环境3.0版将为“在线新经济”提供坚强落地支撑

“在线新经济”加速发展,产业新星迅速崛起,更需要优良的营商环境作为坚强支撑。行动方案为上海发展“在线新经济”规划好了路径,而对于真正的落地执行,城市营商环境仍旧至关重要。

在1月初举办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全面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也就是3.0版改革方案被正式提出,方案主要突出“1+2+X”设计。“1”是上海率先试点的“一网通办”。3.0版改革方案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深入推动全流程革命性再造。“2”是提升上海在世行和国家2个营商环境评价中的表现。3.0版方案瞄准新加坡等营商环境评价领先经济体,最大限度压减企业办事的环节、材料、时间、费用,着力提升办事便利度。“X”就是围绕加强、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供的一揽子制度供给。3.0版方案明确了10项改革任务,对企业关注度高、反映比较集中的事项系统施策,加大改革力度。

图片

图:上海优化营商环境3.0版改革方案要点

远博志城制图

疫情防控期间,不少突破性政策已开始奏效。尤其是“在线新经济”领域的实践已经走在营商环境优化的前列,在线服务加速监管制度创新。互联网医院、智能医疗设备、网络出版等领域加快松绑。联影研发的“智能天眼CT”产品下线后,第一时间即应用于抗击疫情第一线。

图片

图:联影研发的“智能天眼CT”产品

打破旧的产业模式,解锁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从2020年正式开始。面向未来的新发展阶段,产业更替与突发性事件或将成为常态。而“在线新经济”作为“新物种”,其发展也必然会经受全方位的现实考验。因此,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在线新经济”等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允许试错、宽容失败。上海已落实“免罚清单”,对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案件,不予处罚,尤其对一些“无心之过”,采取容错机制,尽量为企业减轻负担。相信在优化营商环境3.0版改革方案的坚强支撑下,上海“在线新经济”将发挥更强的新动能。

05 大咖谈“新政”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 吴金城

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型的城市,产业门类齐全、企业创新踊跃,应用场景丰富,具备新业态率先萌发和成长的先天条件。另外,制定发布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的《行动方案》,就是这段时期涌现出的好做法加以固化和推广,打造经济新场景新动能,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转型升级。催生和固化疫情中涌现爆发的优质企业和品牌产品,为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亮点、创造新标杆,形成经济发展新增量。

艾媒咨询首席执行官 张毅

发展“在线新经济”,加快培育高成长性创新企业是当前战“疫”突围的关键着力点。眼下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球肆虐,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促进在线新经济的发展,是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从政策上为优质的在线新经济企业和品牌产品保驾护航。

上海交通大学SAIF市场营销学教授 陈歆磊

疫情对在线新经济最直接的影响是极大地降低了获客成本。但是,这只是短期红利,大潮过后,还有多少顾客能够留下才是决定输赢的关键。疫情中有一些在线创新企业表现突出,很可能成长为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而新机会若没有快速抓住并放大,可能会错过风口期。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卢向华

在线经济是一个网络效应经济,也就是初期投资巨大,但边际成本随着用户数的增长被摊薄。上海的巨量消费者和产业数量,能支撑多个方面的在线经济发展和存在。另外,上海也有优秀的产业数字化发展基础,绝大部分企业与机构能满足自身已经基本数字化的条件。

一图读懂“在线新经济”行动方案

图片


Copyright © 2019 远博志城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7029468号-2design by Mf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