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企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贯穿于企业生产过程的上游、中游、下游各环节,分布于“微笑曲线”两端,突出发挥对先进制造业的全产业链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推进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重大举措。“十三五”时期是产业创新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阶段,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中国制造2025》、《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有关政策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规模壮大。“十二五”期间,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呈现稳步攀升的态势,成为广东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12万亿元增加到2015年1.96万亿元,5年年均增长10%,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3.1%,占GDP的比重达26.9%,较2010年提高2.6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底,全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达45.5万家,比2010年增加20.8万家,生产性服务业骨干企业占服务业骨干企业的八成,其中60家进入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2015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达到1432.6万人,占服务业就业人数的62.2%,占全省就业人数的22.3%,为全省就业保持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构优化。“十二五”期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高速增长,2013年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50%。生产性服务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结构不断优化。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上。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猛,2015年全省全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3.36万亿元,增长28.1%。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节能环保服务、质量品牌建设、服务外包、金融服务等新业态快速成长,成为生产性服务业重要的新增长点。
效益明显。“十二五”期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效益增速明显,生产性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约13%,比增加值年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企业营业利润2763.6亿元,增长22.1%,增速居全国首位。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税收年均增速保持在19%左右。全省地税收入中来自服务业的比重进一步攀升,2015年服务业税收占地税收入比重达72.8%,在服务业营利和税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较大比例。2015年广东省社会物流总额18.45万亿,增长8.45%;物流业增加值5176.06亿元,增长12.48%,增加值占GDP比重7.11%;社会物流总费用10883.60亿元,占GDP比率14.95%。
发展融合。“十二五”期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步伐加快。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作为生产性服务业模式创新的突破点,促进产业间资源的有效整合。“互联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2015年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6994亿元,位居全国第二;物联网产业规模、云服务产业规模分别达3100亿元、1000亿元;规模以上供应链企业营业收入约1200亿元,增长超过30%;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供应链服务企业7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1家,占全国17%,数量居全国首位;国家质检中心累计达61家,稳居全国首位;全省互联网企业3000多家,占全国一半以上。国家级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13家,占全国10%。
(二)发展机遇。
国际机遇。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成为服务业的主导性产业,也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增长最快的行业。当前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0%,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比重达70%。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深刻影响产业形态的变化,互联网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有机地融为一体,不断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形态,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专业化、信息化、知识化趋势不断增强,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跨界融合发展趋势显著增强,成为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新趋势。生产性服务业相互开放力度日益加大,国际经济联系与合作逐渐加强,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国内机遇。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地位日益凸显,将为生产服务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全面改革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15个领域330项改革措施,涵盖要素市场、国有资本、社会管理、政府服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这些改革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家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贸易和营商环境,顺应跨国公司投资的趋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供给侧改革激发生产性服务业高增长潜力,经济发展从注重产品制造向注重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转变,全面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新一代技术的加快发展,有利于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活力。
省内机遇。“十三五”时期,广东省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广东经济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CEPA协议的实施、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的打造,为广东先行先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广东提供了新的战略性机遇,特别是广东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平台,推动全省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
(三)面临挑战。
外部挑战。全球经济进入重大调整期,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在全球的分工布局,以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又实施“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战略,高端制造业生产呈现向发达国家加速回流的趋势,低端制造业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转移,制造业投资向外转移引起生产服务功能外流。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竞争优势明显,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的国内省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使广东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面临挑战。
内部挑战。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法制化营商环境尚不完善,部分行业市场准入限制偏多,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相当部分企业还处在产业链低端环节,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创新能力较低,高端服务领域发展不足,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不明显,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产业协同发展程度有待加强,人才瓶颈突出。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形势,广东生产性服务业需要在“十三五”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寻求新突破和大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整合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创新生产性服务业模式,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促进工业、信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服务化深度融合,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在财政、金融、土地、产业等方面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给予支持。
坚持服务生产与促进升级相结合。在服务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拓展优化产业链条,重点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技术进步与模式创新相结合。积极把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源整合、模式创新和新兴服务拓展等重大机遇,通过创新驱动,促进生产性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坚持本土集聚与区域合作相结合。既要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省制造业集中区域和功能区集聚发展,也要加强与境内外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合作,在更大的区域范围整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资源,构建生产服务网络体系。
(三)发展导向。
促进制造业服务化。积极拓展制造业产业链条,增加生产服务要素在制造业投入产出活动中的比重,促进制造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向服务增值延伸。鼓励制造业外包非核心业务,强化产业链两端资源投入,推动产品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型。
促进服务业制造化。鼓励研发、工业设计、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服务企业,通过新技术、新设计、新平台建设,主导新产品生产,打造自有新品牌,向掌控产品品牌和核心技术的高端服务业转型。支持服务企业通过消费需求大数据分析,推广个性化、多样化的以销定产模式,实现精准生产和精确制造。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和服务化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成果应用于工业和信息产业,提高工业和信息产业附加值;通过“两化融合”促进服务化发展,通过服务化发展为“两化融合”拓展空间,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深度融合。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生产服务要素整合能力不断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信息产业进一步融合,广东将建成全国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基地和亚太地区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3万亿元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占服务业比重达55%左右,占GDP比重达30%左右。
(五)发展布局。
根据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布局。“十三五”期间,全省将形成“一圈三带五轴”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布局。“一圈”是指以广州、深圳为核心引领,以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顺德为辐射带动,建设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轻纺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为服务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打造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核心圈。“三带”是指以汕头、汕尾、潮州、揭阳等城市为节点,建设以电子信息、纺织机械、玩具服装、陶瓷、金属制品等产业为服务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打造粤东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带;以阳江、湛江、茂名等城市为节点,建设以装备制造、钢铁、石油化工、家电家具、食品加工等产业为服务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打造粤西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带;以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等城市为节点,建设以冶金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零配件、石材加工等产业为服务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打造粤北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带。“五轴”是指以沿海(珠江口以东、珠江口以西)、沿江(西江、北江、东江)为纽带,以产业互补为切入点,推动广深潮、广珠湛、广佛肇、广清韶、广河梅五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轴的快速崛起,构筑全省信息互动、功能对接、区域一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工业设计。
以“产业设计化”引领工业转型升级。支持工业企业牵头组建工业设计的研发基地,引导大型工业企业建设工业设计中心,加大工业设计创新力度,增强企业竞争力。鼓励发展工业设计研究机构,加强工业设计领域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和应用性研究和数据库建设,提升工业设计原始创新能力。支持工业设计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等方面的研发应用,推动工业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塑造制造业新优势。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适应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加强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等产业的产品外观、结构、功能等设计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工业设计进集群活动,推动产业对接和融合发展。
以“设计产业化”做强工业设计产业。依托全省各类专业设计资源,推广普及广东工业设计城等创新发展模式,建设区域性、行业性工业设计创新平台,提高工业设计成果转化率。鼓励开展绿色设计,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鼓励工业设计企业进行供应链功能整合,延伸服务范围,推动以工业设计为导向的服务型制造,培育工业设计龙头企业。推动3D打印技术在全省工业设计领域的普及应用,支持3D打印产业园等载体加快发展。开展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建设工业设计体验中心。办好“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和“广东设计周”。完善“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赛制,加强大赛获奖成果后续跟踪服务,实施获奖成果产业化和创业扶持。加强“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与省内外配套活动衔接,整合全省设计资源打造“广东设计周”品牌。
以“人才职业化”培养工业设计人才。深化工业设计职业资格制度试点,完善符合工业设计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办法,加快建立覆盖现代产业体系、专业齐全、结构合理、标准科学、社会认可度高、符合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与国际接轨并具有广东特色的工业设计职业资格评价体系。实施工业设计精英培育计划,深化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工业设计实践训练平台建设,支持青年工业设计师健康成长和投身创新设计产业。大力支持引进工业设计领域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推动各地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应的引才计划,形成多层次立体式引才体系。加强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服务,对工业设计师和项目开展知识产权辅导和培训。
以“发展国际化”打造“广东设计”品牌。加大国际交流力度。以“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和“广东设计周”等为平台,加快国际化步伐,与国外知名奖项建立交流合作机制。依托行业组织,与国际工业设计组织以及工业设计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工业设计发展机构建立紧密联系,促进日常交流合作。发动具有较好基础的城市积极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荣誉称号。实施“广东设计”品牌国际化战略。鼓励广东工业企业和工业设计企业在境外设立工业设计中心或分支机构,为全省企业开拓境外市场提供高水平、专业化工业设计服务。支持广东工业企业和工业设计企业、院校、科研机构承接国际工业设计服务外包业务,参与制定有关国际标准制定,开展与境外知名工业设计机构和设计大师的多种形式合作。
专栏1 工业设计工作目标 ——到2018年,培育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设计企业、3个设计师超千人的工业设计城(基地)、5个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13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40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到2020年,培育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设计企业、5个设计师超千人的工业设计城(基地)、10个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20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60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
(二)供应链管理。
提高供应链管理发展层次。以供应链一体化为导向,鼓励工业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释放供应链业务需求,开展供应链服务外包,在全省范围内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供应链管理市场。支持工业企业深入应用供应链管理,进行组织结构优化和业务流程再造,鼓励设立供应链管理机构,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大力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供应链管理技术和先进适用装备,提高供应链管理标准化水平,增强供应链的可视性和可溯性,支持企业向现代化供应链管理转型升级。
强化供应链节点管理。支持供应链管理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按照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不同,在工业、信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分类培育一批供应链管理试点示范企业,带动企业向供应链管理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供应链核心企业作用,加强供应链关系管理,强化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节点管理,以联盟等形式增强战略互信,开展供应商库存管理。鼓励中小企业主动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加强协作,共建供应链生态圈,推进供应链一体化运作,提高供应链市场响应效率。
提升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广应用“互联网+供应链管理”,推动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为依托,支持广州、深圳推进智慧物流供应链建设,建设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城市。推进工业互联网与供应链大数据应用融合,大力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供应链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挖掘和交易等服务。支持建设供应链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培育一批平台型和生态型供应链服务企业。支持供应链企业建设统一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培育一批项目型供应链管理企业,促进供应链信息共享,推动需求、采购、生产与销售信息同步。
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积极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力推广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统一配送等先进的物流组织模式,建立“嵌入式”、“一站式”联动发展体系,降低制造业物流成本。实施“互联网+现代物流”专项行动,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产业,促进物流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构建智慧物流产业链和生态圈,培育建设互联网时代的智慧物流服务平台。支持和鼓励运输、仓储、货代等传统物流企业进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以主导供应链的方式推进上下游供应商对接,向供应链管理企业转型。
专栏2 供应链管理工作目标 到2018年,培育10个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供应链服务企业、10个省级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100个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企业。 到2020年,培育15个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供应链服务企业、30个省级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150个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企业。 |
(三)电子商务。
大力建设电子商务平台。支持与鼓励电子商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大企业牵头建设工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推进工业电子商务支撑体系集成创新、大型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协同、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工业电子商务和物流集成创新发展。支持与鼓励电子商务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并规范集交易、加工配送、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和信用评估等服务于一体的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发展;鼓励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加速布局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重点吸引国内外知名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落户广东。鼓励企业依托线下体验、物流配送网络、供应链管理优势等发展培育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零售平台。推动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依托优势行业建成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支持制造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转型升级。深化制造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促进实体购销渠道和网络购销渠道互动发展;引导传统制造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手段优化采购、加工、制造、销售等各要素环节,优化生产组织方式,推动工业产品向服务产品延伸,实现跨界经营;支持制造企业深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三维设计及打印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制造各环节的应用,探索基于电子商务的云制造模式应用;支持制造企业通过自建平台或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网络营销,打造网络品牌,鼓励大型企业自有电子商务平台向行业服务平台转型,提高企业供应链协同水平。鼓励发展跨境工业电子商务,完善通关、检验检疫、结汇、退税等关键环节“单一窗口”综合服务体系。推动工业企业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电子商务应用,实现线上、线下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切实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完善工业电子商务支持服务体系。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产地集中配送、冷链等相关设施,鼓励企业建设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服务站、配送中心,发展第三方配送等,为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支持物流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构建与电子商务发展相适应的物流配送体系;推动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企业建立多元化的在线支付体系;加快移动电子商务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个性化、精准化、线上线下融合(O2O)移动电子商务服务;支持电子商务企业与终端设备制造商、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支付机构、金融机构、平台提供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等合作发展;扶持电子商务认证服务企业发展,加强认证体系建设,强化电子商务数据安全;培育和引进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商务咨询、法律、人力资源等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完善电子商务衍生服务体系。
专栏3 电子商务工作目标 ——到2018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6万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超过90%,培育10个工业电子商务区域试点。 ——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8万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电子商务应用,培育15个工业电子商务区域试点。 |
四)信息技术服务。
大力培育信息服务产业。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和变革趋势,着力研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关键技术。发展面向智能制造的云计算,支持大企业开放平台资源,推动中小企业采用云服务,打造协同共赢的云平台服务环境,支持地方建设一批区域性云制造平台。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跨界联合,创新信息增值服务,发展智能服务、网络精准营销、在线支付服务等新业态模式,提升信息消费水平。推进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的全面应用,鼓励制造业的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促进生产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产品智能化、生产服务智能化。
实施“互联网+”行动。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等加快发展,加快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渗透融合。鼓励引导将数字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加快智能传感器、卫星导航、地理空间系统等技术应用,支持制造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加快推进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光纤入户、三网融合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软件信息服务消费基础,增强消费类软件产品供给能力,促进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软件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和数字家庭等应用消费。
加快大数据应用。建设工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推动大数据管理应用,创新数据采集形式,建设企业情况综合大数据库,引导企业分析公众数据需求,推动制造业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跨越。面向制造业、服务业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发推广大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促进大数据跨行业融合,助力全省工业转型升级。支持研发面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大数据资源整合和分析平台,重点在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家电、五金、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民爆、建材等行业,开展大数据在工业领域的创新应用试点。发展电子商务大数据,支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大数据挖掘分析,提供按需、优质的个性化服务,鼓励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网络新营销新模式。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鼓励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资合作培育新的经营主体,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技术体系、标准规范、商业模式和竞争规则,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融合发展格局。推动企业制造资源与互联网平台全面对接,实现制造能力的在线发布、协同和交易,积极发展面向制造环节的分享经济,打破企业界限,共享技术、设备和服务,提升企业快速响应和柔性高效的供给能力。支持制造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开展战略投资、品牌培育、物流配送等领域合作,整合线上线下交易资源,拓展销售渠道。
专栏4 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目标 ——到2018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4300亿元,云服务产业规模达到1600亿元;建成40个左右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建设10个左右数据工厂。 ——到2020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7000亿元,云服务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建成100个左右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建设30个左右数据工厂。 |
(五)节能环保服务。
整合节能环保服务资源。推动优势节能环保综合服务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服务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骨干企业。提高专业化节能环保服务公司的数量、规模和效益,节能环保企业和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加快建立节能环保综合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投融资、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工程咨询、节能环保产品认证、节能评估等第三方节能环保服务体系。鼓励结合改善环境质量和治理污染的需要,开展环保服务活动。发展系统设计、成套设备、工程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管理等环保服务总承包。
重点培育节能环保服务平台。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开展专业化节能环保服务。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建设“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积极发展再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建立再制造旧件回收、产品营销、溯源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信息技术服务,积极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促进定制生产等服务模式创新发展。
专栏5 节能环保服务工作目标 ——到2018年,新增2-3个行业、累计在8个行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公布对标行业能耗先进值;向社会推荐省重点节能环保技术设备(产品)30-40项。 ——到2020年,新增3-5个行业、累计在10个行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公布对标行业能耗先进值;向社会推荐省重点节能环保技术设备(产品)50-60项。 |
(六)质量品牌建设。
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提升产品质量支持服务,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鼓励不同所有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增强权威性和公信力,加强计量、检测技术、检测装备研发等基础能力建设,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计量、检验等服务。
提升售后服务水平。鼓励企业将售后服务作为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增强服务功能,健全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服务体系。完善产品“三包”制度,推动发展产品配送、安装调试、以旧换新等售后服务,积极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检测诊断、运营维护、技术支持等售后服务新业态。
推动品牌建设。鼓励制造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明确品牌发展目标,开展品牌营销策划和品牌价值开发,引导创建全国(广东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区域品牌,支持企业创建广东优质制造集合品牌,以品牌引领消费,带动生产制造,提升企业知名度、商誉度和竞争力。在重点领域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服务企业,鼓励通过并购、组建专业服务联盟等方式,实现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专栏6 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目标 ——到2018年,建设80个品牌培育试点企业、5个区域品牌试点地区。 ——到2020年,建设120个品牌培育试点企业、8个区域品牌试点地区。 |
(七)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服务区。
发展服务型制造。服务型制造是服务和制造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引导制造业企业从主要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鼓励制造企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发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特别是发展先进重大装备、成套设备等交钥匙工程和高新技术、新兴战略产业领域的总集成总承包服务。鼓励制造业企业发展专业化生产性服务,深化生产制造各关键环节的组织调整和流程再造,鼓励大中型工业企业剥离生产性服务,成立独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推动工业文化加快发展,提高工业软实力,弘扬工匠精神,发展工业文化产业。
鼓励服务外包。适应生产性服务业社会化、专业化发展要求,促进企业突出核心业务、优化生产流程、创新组织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率。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发展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服务业务,培育一批服务外包领军企业和集聚区,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鼓励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购买专业化服务,加强管理创新。
发展金融服务。引导生产特定产品的企业通过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租赁产业基金等方式,逐步发展大型设备、公用设施、生产线等领域的设备租赁和融资租赁服务。支持制造业企业与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加强合作,加强股权产权交易,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支持有能力的企业与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的整条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优化供应链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物流畅通,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建设生产服务区。依托工业集群、工业园区(基地),以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质量品牌建设、服务外包、金融服务等为重点领域,以示范推广为重要抓手,加快培育省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推进建设生产性服务业中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与集聚化发展。加快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基地建设,鼓励世界500强企业来粤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分支机构、研发中心、结算中心、营运基地等。
专栏7 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服务区工作目标 ——到2018年,培育50个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个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培育30个省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到2020年,培育100个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5个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培育50个省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高效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实施重大工作部署。研究制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推动完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建立完善省际间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交流合作的组织机制。各地要结合实际制订具体落实措施,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
(二)加强服务指导。
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和政务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法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行业组织的作用,推动行业规范自律。优先把生产性服务企业纳入全省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范围,减轻企业负担。在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领域,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改革发展的服务与指导。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骨干企业,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加大总结推广力度,举办广东生产服务周活动。
(三)加强基础研究。
努力跟踪国内外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积极推动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在全省的应用。积极争取经费保障生产性服务业开展调查研究,加大对先进经验、典型案例的总结与分析。参与研究制定生产性服务业及重点领域统计分类,完善相关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研究制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意见,推进落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支持编写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报告,提高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工作水平。
(四)加强人才培育。
大力培养和引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鼓励开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训教育,在全省相关培训班、大讲堂、论坛、峰会开设生产性服务业专题。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的智库作用,建立全省生产性服务业专家库。鼓励创新型人才发展,加强对服务模式、服务内容等创新的保护,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发展。
(五)加强投资引导。
对生产性服务业类的技术改造项目优先给予核准、备案。鼓励工业企业利用自有工业用地兴办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自营生产性服务业。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扩大生产性服务企业担保业务规模。加大各级生产服务业发展方向等财政专项资金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力度。落实“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
(六)加强交流合作。
加强国内省市生产性服务业交流,推进泛珠三角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合作,推动广东与国际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强粤港澳台生产性服务业合作,探索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为重要节点打造粤港澳生产性服务业核心圈。充分发挥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平台作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合作,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附件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二五”期间,广东生产性服务业规模逐步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推动全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能力不断增强。但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与全省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为解决制约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适应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制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主要分为发展环境、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四大部分,主要体现五大特点:
一、突出重要意义,更加注重产业发展的前瞻性。
规划指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推进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重大举措。“十三五”时期是产业创新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阶段,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全省将加快整合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创新生产性服务业模式,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形成“一圈三带五轴”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布局。
二、指明发展方向,更加注重产业发展的融合性。
规划强调,促进制造业服务化、促进服务业制造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和服务化融合是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导向。制造业服务化是拓展优化制造业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手段;服务业制造化是实现精准生产和精确制造的有效途径;工业化、信息化和服务化融合是促进工业、信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有效举措。
三、找准关键环节,更加注重产业发展的针对性。
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应重点发展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质量品牌建设、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服务区等七大任务。这七大任务是关键环节,也是薄弱环节;重点发展这七大任务能有效解决当前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对制造业发展起到强大促进作用。
四、落脚工作目标,更加注重产业发展的可操作性。
规划提出,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质量品牌建设、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服务区等七大任务有具体工作目标,并对七大任务提出了2018年和2020年的分步目标,具有非常强的工作导向性,目标涉及全省经济和信息化系统多项重点工作,是七大任务目标成效的具体展现。
五、政策保障有力,更加注重产业发展的有效性。
规划要求,要着力从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服务指导、基础研究、人才培育、投资引导、交流合作等方面,建立健全高效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实施重大工作部署,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和政务环境,为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